教育史上的今天12月23日

2008年12月23日由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主办的纪念中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培养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出席座谈会,来自国务院学位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就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过去与未来进行深入探讨。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由研究生教育的小国迅速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招生数从1982年的11080人发展到2007年的418592人,年均增幅15.64%;研究生学位授予人数从1982年的5786人发展到2007年的307746人,年均增幅17.23%;研究生导师数量也获得了迅速增长,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咨询专家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持了会议并在讲话中强调,要尊重科学,发扬民主,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袁贵仁、部长助理郭向远出席了会议。

2007年12月23日教育部党组在京召开直属高校新任党委书记、校长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从2006年10月以来直属高校新任、连任、转任的党委书记和校长共40人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启迪、李卫红出席会议。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长田淑兰主持会议。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有关高校合作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2008―2010)”签约仪式在京举行,93所高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署协议。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出席签约仪式。

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宣布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切实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号召广大青少年抓住我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遇,掀起体育运动的热潮。

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问题。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解决制约农村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投入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会议提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5年12月23日~24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党组在北京联合召开第十四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

2004年12月23日曾宪梓教育基金会2004年度“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共有来自内地32所高校的1750名大学生获得资助。

△贵州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贵州大学签字仪式在贵阳市举行,教育部部长周济,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钱运录代表教育部和贵州省签署协议。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协议同时签署。

1998年12月23日~25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教育部直属44所高校的校长、党委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副部长韦钰、周远清、张保庆、党组成员陈文博等分别在会上发表讲话。2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与出席会议的代表座谈,指出高校要承担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

1996年12月23日由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和文化部联合组成的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在成立大会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赵实、文化部副部长艾青春一致强调,要充分利用优秀影视片的育人功能,教育好下一代,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996年12月23~25日新一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首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长朱开轩、副组长王明达、顾问何东昌出席会议并讲话。

1996年12月23~26日国家教委、财政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教育财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八五”教育财务管理和改革工作,研究制定“九五”期间教育财务工作目标和总体改革方案。国家教委副主任张保庆在开幕式上作报告。

1994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新加坡爱国华侨陈贤进先生捐赠1300万元人民币建筑我国首家知识产权大楼的签字仪式。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天保参加签字仪式。

1993年12月23日国家教委在北京召集部分优秀年轻专家座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座谈会,就实施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及教育改革等问题讲话。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主持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宣布了首批进入该项计划的42名优秀青年专家名单。

△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1994年出国留学计划选派工作会议。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到会讲话。会议就1994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1989年12月23日李铁映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上作《关于我国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汇报》。

1987年12月23日中国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1986年全国教育好新闻评选揭晓。评选分报社、电台、电视台;教育杂志;高校校报三个系列进行。共选送稿件1700件,选出获奖作品310篇(幅)。

1986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上海市人民政府发言人就当地一些高校部分学生游行事件答记者问。《人民日报》发表《珍惜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社论。

△《中国教育报》转载《?t望》周刊记者采写的《李鹏谈改进派遣留学生工作》。李鹏强调中国派遣留学生的政策不会变,指出国家教委制定的《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的主要精神是按需选派,保证质量,学用一致。

△国家教委督导司在北京召开督导工作座谈会(~26日)。

1985年12月23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做好全国性教育组织复查备案工作的通知》。

1949年12月23日~31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教育工作的发展方针是普及与提高的正确结合。必须坚决正确地招待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全体会议代表。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地军管会接收新解放区的各级公立学校,组织开学复课,对学校进行整顿改造,取消国民党反动训导制度和反动课程。开设革命的政治课程和其他新课程。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