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今天1月24日

2008年1月24日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2008年工作任务。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贺国强同志工作报告精神。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代表部党组做了工作报告。

2008年1月24日—28日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赴福建、云南进行工作调研。期间,在厦门市主持召开了城市免费义务教育座谈会,听取了福建省教育厅以及福州、厦门、泉州、三明、龙岩五个地市关于城市免费义务教育工作的汇报。

2007年1月24日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印发《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贡献的若干意见》。

2006年1月2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

2003年1月24日中央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0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总结了2002年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分析了2003年学校及周边治安所面临的形势,审议并通过了《2003年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1998年1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看望了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两位老教授季羡林、齐世荣,并考察了北京大学教职工筒子楼宿舍改造工程。同日,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陈至立、副主任柳斌等来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著名老教授家中,向他们拜年。

1996年1月24日国家教委举行专门会议,部署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会上作了题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重点,狠抓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落实”的讲话,部署了1996年的治理工作。中纪委副书记徐青、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也在会上讲话。

1995年1月24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书。李岚清副总理为两校合作办学作出批示:“我支持你们此举,通过合作办学达到人力、物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优化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国家教委召开迎新春教师座谈会,向全国各级各类教师致节日慰问。朱开轩主任勉励广大教师发扬敬业精神,为教育再立新功。来自北京市中小幼、特教、职教、成教、大专院校的30位教师代表及柳斌、王明达副主任等参加座谈会。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题目是《推广愉快教育经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中国教育报》报道:国家教委与湖北省委日前签署协议,共同建设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共建后两校仍为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实行国家教委与湖北省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教委为主的管理体制。

△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转发黑龙江省〈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工作力度,坚持不懈地扫除剩余文盲〉经验材料的通知》。

1994年1月24日国家粮食局、国内贸易部、国家教委联合发出《关于做好高等院校粮油供应工作的通知》。

1991年1月24日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联合作出《关于表彰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决定》。3月7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开展宣传学习优秀大学毕业生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

△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表彰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的决定》。

△国家教委、人事部联合发出《关于表彰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的决定》。

199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到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看望全所教职工,对核能所在建造核供热堆及其它科研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祝贺。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正规培训的通知》。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1990年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人民日报》报道: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负责人就高中毕业会考问题发表谈话。高中毕业会考试验表明,它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国家教委决定自1990年起3年内在全国所有高中实施。

198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赵紫阳对讲师团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中央机关组织讲师团是正确的,效果也是很好的,过去和现在党中央都支持这项工作。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