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今天11月18日

2007年11月18日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举行防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教育报告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报告会并讲话。

2006年11月18日~19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湖南考察工作。其间,陈至立考察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省第一师范专科学校、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汨罗市一中等学校,并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005年11月18日教育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出席会议,对加强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作出紧急部署。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主持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了教育部与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合作25周年庆典活动并致辞,并与赛德尔基金会主席蔡特迈尔共同签署了双方第六个总体合作协议(框架协议)。

2004年11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兰州医学院正式并入兰州大学。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进一步做好独立学院试办工作座谈会。

2003年11月18日~22日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率团赴法国巴黎出席了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

2002年11月18日教育部党组召开党组会议和司局级以上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一中全会精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主持会议并讲话。陈至立指出,全国教育系统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把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

△中宣部、国家计生委、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的意见》。

1995年11月18日高校软件产业集团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及“95中国高校软件技术成果及产品展示洽谈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1995年11月18日高校软件产业集团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及“95中国高校软件技术成果及产品展示洽谈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1995年11月19日新华社消息:我国高等教育跨世纪的战略工程――“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即将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实施。

1995年11月19日~25日第四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162件作品获奖。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出席11月23日召开的表彰大会并讲话。

1994年11月18日国家教委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签署共同建设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议定书。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江苏省副省长季允石等出席签字仪式。

△国家教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接受韩国大宇集团向我国高等学校赠送5000套《中华古文明大图集》。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副主任韦钰及部分大学校长、学生代表参加赠送仪式。同日,李岚清副总理会见大宇集团董事长金宇中和韩国教育部长金淑喜等客人。

1994年11月18日一21日全国学校德育工作座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会议交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的情况,并就《全国高校德育工作大纲》、《中小学德育大纲》进行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到会讲话。

1993年11月18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法制委员会、国家教委、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局、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全国教育工会联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韦钰等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并先后发言。

1993年11月18日~23日全国教育期刊社长、总编会议在广州举行。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到会讲话。

1990年11月18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加强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归口管理的通知》。附发了国家教委归口管理的主要产品分类目录,已颁发的教学仪器设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目录,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生产工厂汇总表。

1990年11月18日~22日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河南省考察教育工作。他先后视察了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以及登封县、孟县、汝阳县和兰考县的10余所农村中小学校,沿途听取了洛阳、焦作、开封市负责同志关于当地教育工作的汇报。在考察时李铁映强调,社会主义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他希望各级教育部门下大气力提高办学质量,以实际行动回报人民群众的办学热情。11月27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李铁映视察登封县一中的报道。

1989年11月18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全国中小学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审情况的通报》。

1988年11月18日国家教委发布《高等学校招收定向培养研究生暂行规定》。《规定》指出,1989年硕士生招生工作实行重大改革,除继续招收由国家提供培养费、由国家指导就业的硕士生外,还将大力推行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的制度,比例数各为50%。对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将采取新的政策,即凡考取应用学科、专业的优秀大学本科毕业生,鼓励他们参加本科毕业生分配,到工作岗位工作一至三年后再继续深造。

1988年11月18日~20日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劳动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勤工俭学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738个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250名先进个人。会议指出,在明确育人这个根本目的前提下,勤工俭学既要把育人放在重要位置,又要注重经济效益。对勤工俭学要在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予以优惠。李铁映、程子华、朱学范、周谷城、方毅、康克清等会见了全体代表。

△国家教委、民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专门研究残疾人教育问题在我国还是第一次。1987年,全国盲、聋和弱智儿童学校已从建国前的42所发展504所,学生数从0.2万人发展到5.2万余人。会议对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和《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讨论。会议期间,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以及程子华、朱学范、周谷城、方毅、康克清等领导同志会见了与会代表。

1987年11月18日~22日国家教委在湖北省沙市召开了全国十一个中等城市办学方向研讨会。佳木斯、锦州、烟台、洛阳、芜湖、沙市、自贡、无锡、绍兴、长沙、江门等十一个省市的市长分别介绍了本市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设想。

1985年11月18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落实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试验的通知》和《关于普通中学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几点意见》。

△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央教育行政学院举办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讨班(~1986年1月18日)。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在开班典礼上讲话。

1981年11月1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凡“文化大革命”以来参加工作的青壮年职工,其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的实际水平不及初中毕业程度者,一般应补课。1982年1月12日,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此后,各地及企业开展“双补”工作。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