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今天12月11日

2007年12月11日由北京邮电大学发起并承办的首届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教育部直属的22所具有突出办学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应邀参会。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出席并讲话。

2007年12月11日―12日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在京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共同办好孔子学院,搭建增进友谊和了解的桥梁》的主旨演讲。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开幕式上作工作报告。

2006年12月11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执法,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强网吧和网络游戏管理,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003年12月11日教育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全国第二次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应坚决贯彻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在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培养一大批制造业紧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中国教育报》报道,广西田阳县教育局及坡洪中学截留国家资助贫困学生教科书书款案被严肃查处,田阳县教育局和学校已将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教科书书款全部清退完毕,有关责任人已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河北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13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吸取教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2003年12月11日~1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四川考察。其间,陈至立先后到成都、绵阳等地考察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长虹集团、四川大学等单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03年12月11日~15日教育部副长章新胜率团赴土耳其出席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执委会会议。

2002年12月1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主持召开教育部党组扩大会议,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就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求。

△教育部与美国惠普公司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惠普公司将向全国35所高校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捐赠HP Open View软件及相关的支持服务,并在部分高校实施奖学金计划。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与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女士出席签字仪式,并就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会谈。根据合作备忘录,此项合作将从2003年1月全面启动,合作计划为期3年。

1998年12月11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处在北京举行1999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中文版首发式。报告指出,中国面向未来的政策表明,教育在继续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和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将起到特殊的作用。报告还呼吁国际社会应高度重视儿童教育问题。

△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

1996年12月11日中宣部、国家教委、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模范教师事迹报告会。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报告会上讲话,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模范教师为榜样,不断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勤奋努力,扎实工作,不负时代的要求。

△全国情境教学研讨会在江苏南通市召开。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江苏省南通市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李吉林在会上作学术报告。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出席研讨会,并对情境教学给予高度评价。

1995年12月11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6年《世界儿童状况》中文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保护儿童的权利,为儿童发展提供全力的支持。

1995年12月11日~14日中美特殊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美国的250多名特殊教育专家就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职业发展和过渡、特殊教育国际任务,以及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1993年12月11日国家教委、监察部联合发出《关于对义务教育法规执行情况开展专项执法监察的通报》。

1993年12月11日~14日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李岚清发表书面讲话。李铁映、宋健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在会上作了主体报告。

1990年12月11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因病辞退内地西藏班藏族学生问题的通知》。

1989年江泽民总书记给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89级蒙古族学生布仁巴雅尔回信指出,年轻一代是纯洁的,主流是好的。只有那些不仅在顺风之时,而且在逆流之中都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的人,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1989年12月11日~15日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义务教育文科教材编写研讨会。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