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今天5月19日

2008年5月19日—20日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赴河北考察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准备工作。其间,田淑兰听取了河北省、保定市教育考试院关于高考准备工作的情况汇报。

2008年5月19日—23日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率教育部工作组赴四川地震灾区,协助教育系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期间,他陪同温家宝总理考察了安置在绵阳长虹集团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和绵阳九州体育馆的帐篷学校;考察了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江油市西屏初中、太平二中、太平街小学、江油特教学校以及高新区实验中学帐篷学校、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灾区学生安置点;讨论确定了《关于做好四川省2008高考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的意见》、《关于灾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地震灾区学生资助的意见》、《关于加强教育系统防震救灾宣传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灾区学校安全防疫工作的意见》和《关于灾后学校重建的初步考虑》等文件。

2007年5月19日―20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并致辞。

2006年5月19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工作会议,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主持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到会并讲话。

2005年5月19日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第一批新创少儿歌曲推荐活动。

2005年5月19日―6月4日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郑树山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古巴、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四国。

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8号,发布《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3年5月19日为加强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组织协调,统一领导,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6部委建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首次部际联席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议总结时指出,部际联席会议是一种很好的工作形式,使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有了组织保障和统一领导,必将有力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经国家广电总局同意,中国教育电视台正式开播临时新增的教学卫星教育频道,名为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它是专门为因“非典”停课在家的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及教师提供教学服务的卫星电视教育频道。

△ 教育部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标准将于2003年秋季开学后,在部分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

△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结果》,取消25个行政审批项目,主要涉及高等学校招生、名誉教授聘任、基建、中小学校长培训等。

2002年5月19日扬州大学合并办学10周年、在扬办学50周年、建校100周年庆典在扬州举行。李铁映为扬州大学校庆题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等出席庆典大会。

1998年5月19日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首都大学生形势报告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为近万名学生作报告。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1997年全国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公告》。

1991年5月19日~24日第三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希腊雅典举行。中国参赛的3名选手获团体总分第1名,清华大学附中杨澄和上海延吉中学杨云和获金牌,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夏西远获银牌。

1990年5月19日《中国教育报》报道:国家教委有关负责人就199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发表谈话。强调招生工作的重点是整顿招生秩序、优化招生环境、完善配套措施、保证新生质量,为高等教育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服务。

1990年5月19日~6月11日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率教育代表团访问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布隆迪等非洲四国。

1989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和北京市党政军干部大会,李鹏、杨尚昆讲话,号召大家紧急动员起来,坚决制止动乱。

△国家教委、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发出《关于清理整顿中小学收费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四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闭幕。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在京成立。

1988年5月19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审计署设置派出机构的批复》,同意成立审计署驻国家教委审计局。审计局的主要任务是,对国家教委归口管理的在京企事业单位和驻国外教育机构,以及审计署划定的京外重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国家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教育行业(系统)管理中重大的、带倾向性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问题,进行审计调查等。

1987年5月19日邓颖超同志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前,写信勉励全国少先队员培养优秀品质。她在信中指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她要求少先队员要像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那样,为着人民的利益不怕吃亏、不怕牺牲的精神;处处关心集体,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热爱人民,尊敬人民,珍惜人民的优良品质。

1986年5月19日国家教委制定了《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及《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实施意见》。

△国家教委召开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4所直属院校试办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班的通知》。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