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今天5月12日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等地发生了重大地震灾害.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教育部及时了解四川省及地震波及地区教育系统受灾情况。正在四川考察工作的教育部部长周济立即赶往灾区,指导当地教育系统救灾工作。5月13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召开在京部领导及有关司局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

△四川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在成都市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讲话中强调,要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战略突破口,把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建设职业教育强省的先导,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教育发展高地,为西部乃至全国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育部部长周济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签署了《“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

△教育部“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用”活动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正式启动。

2006年5月1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活动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正式启动。

2006年5月12日~13日全国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坚定信心 扎实工作 尽快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讲话。教育部部长周济主持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田淑兰在会上讲话。7月4日,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印发陈至立的讲话。

2005年5月12日中芬大学校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

△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

2005年5月12日―14日教育部第二期司局级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在中国传媒大学开办。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郑树山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培训班结业座谈会讲话。

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调整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调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2001年5月12日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刘佛年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2000年5月12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现代远程教育国际合作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出席了研讨会。

△《人民教育》创刊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许嘉璐分别题词祝贺。

△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奖励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先进地区的决定》。

5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批准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单位的通知》。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吴仪出席会议并讲话,宋平、王光英、彭珮云、任建新、胡启立等出席表彰大会,并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1995年5月12日李岚清副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留德学人回国考察团,向他们介绍了当前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战略目标,勉励大家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才智。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参加会见。

△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进行全国教育部门信息资源调查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

1994年5月12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成立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的通知》。

1993年5月12日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会见台湾展望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中华台北奥委会副主席李庆华先生,并向他们介绍了大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情况。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江苏省教委联合调查组在《光明日报》发表对江苏省宿迁市农村初中流失生情况的调查报告,题目是《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减少流失》。

1990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为纪念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我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蒋南翔逝世两周年,清华大学编辑出版了《蒋南翔纪念文集》。邓小平同志为《文集》题写了书名。

△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1990年暑期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意见》。

1990年5月12日~13日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柳斌、王明达考察了河北省农村教改实验县完县,对完县的教改实验工作给予肯定和赞扬。何东昌在考察时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要参与农村生活的变革。

1990年5月12日~15日国家教委学校体育卫生司在江苏省江宁县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学校体育工作研讨会。

1988年5月12日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处罚暂行规定》。

1988年5月12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教委联合组成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调查组写出《抓住关键,综合治理一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报告,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青年报》。调查表明,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报告》提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治理。

1987年5月12日国家教委颁发《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职责暂行办法》。

1987年5月12日~22日澳门文化学会主席彭慕治首次访问内地,与内地教育、文化部门探讨了交流和合作问题。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