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今天2月27日

2008年2月27日 中央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要求,各地要以确保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重点,落实涉及奥运会的各项社会管理措施,维护学校持续安全稳定。会议听取了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通报的2007年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及2008年工作安排。

2008年2月27日—29日 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会议在湖北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了会议。在湖北期间,还出席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秘书长会议,并考察了华中师范大学。

2005年2月27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应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之邀,为全国电视观众解析农村教育、德育教育等热点问题。

2004年2月27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河南出席了该省召开的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并作讲话,代表教育部与河南省政府签订了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郑州大学的协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明确规定了教育事业享受多重税收优惠。优惠政策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印发《2004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

2003年2月27日新华社报道:人事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对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取消一切不利于高校毕业生择业的政策规定,允许高校毕业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地(市)就业。

2002年2月27日教育部召开在京部属高校出版工作负责人通气会,通报2002年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并对下一阶段高校出版工作进行部署。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当前高校出版工作要为党的“十六大”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应对入世的挑战。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2002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02年2月27日~28日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01年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并对教育战线200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至立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意见。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张天保作工作报告。

2001年2月27日教育部、山东省政府、国家海洋局和青岛市政府在青岛签署重点共建青岛海洋大学协议。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山东省副省长邵桂芳、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倪岳峰、青岛市市长杜世成分别代表教育部、山东省、国家海洋局、青岛市在协议书上签字。

△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在长沙签署重点共建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协议。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湖南省副省长周伯华分别代表教育部、湖南省政府在协议书上签字。

1996年2月27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计委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普通高校“并轨”后招生机构不再收取录取费用问题的通知》。

1995年2月27日李岚清副总理邀请京、津、沪、冀、辽五省市教育人士座谈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徐志坚、朱开轩、柳斌等参加座谈。李岚清指出: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教育改革。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正式颁发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收费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七年制医科院校少数学生转学问题的批复》。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复习辅导资料管理的意见》。

1993年2月27日国家教委副主任滕藤在北京同以朝鲜国家教委高教部第一副部长宋在圣为团长的朝鲜教育代表团举行工作会谈,就1993、1994年的教育交流达成协议。3月6日,李铁映会见了朝鲜教育代表团一行,双方签署了《会谈纪要》。

1993年2月27日~3月1日国家教委1993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工作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到会讲话。

1991年2月27日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组织高等学校青年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青年读本的通知》。

△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意见》。

1990年2月27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对中学〈世界历史〉教材在教学中进行若干改动的通知》。

1989年2月27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授予国外有关人士名誉博士学位暂行规定》。

△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文化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广泛开展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

1987年2月27日~28日国家教委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涿州市联合召开河北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工作会议。

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