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今天7月10日

2007年7月1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发出《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和贯彻落实新资助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

2005年7月1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的紧急通知》。

2002年7月10日东北林业大学庆祝建校5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为学校题词。教育部副部长周济宣读了陈至立部长的贺电。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徐有芳、省长宋法棠等出席庆祝大会。

2002年7月10日~21日教育部部长陈至立陪同李岚清副总理对葡萄牙、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分别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葡萄牙共和国科学与高教部合作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会谈备忘录》。

2001年7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座谈会。会议决定加大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力度。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主持会议。

1998年7月10日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到北京医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看望在教育教学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教师。

△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确定1998年度和1999年度由教育部审批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十四种本科专业的通知》。

1996年7月10日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共同主办数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的通知》。

1995年7月10日一13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党组在京联合召开全国第五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李鹏总理会见了全体代表并作重要讲话。李岚清副总理在讲话中强调:高校党建工作要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提供保障。抓好党的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在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上下功夫,要正确选人和用人,各省(区、市)党委对高校和高校的党建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把这一工作作为地方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作题为《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报告,中央组织部长张全景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云山主持闭幕式。

1995年7月10日―14日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驻外使领馆教育参赞工作会议。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副主任韦钰出席会议并讲话。14日,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与参加会议的教育参赞座谈,就留学生工作和教育对外交流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发表了意见。

1994年7月10日第2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挪威奥斯陆结束。我国参赛的4名选手均获得奖牌。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李帅格和黄水亮获金牌;北京大学附中丁胜和江苏省无锡市一中唐海峰获银牌。

1993年7月10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

△全国政协科技委员会举行报告会,邀请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到会作了题为“高校高科技产业与人才培养”的报告。

1991年7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召开庆祝《中国电大教育》杂志创刊10周年座谈会。该杂志已出刊120期,发行410万册。

1990年7月10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北京举行成立典礼。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劳动部部长阮崇武、副部长李沛瑶,经贸部副部长李岚清和正在中国访问的联邦德国联邦经济合作部国务秘书冷格耳一行参加了典礼。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是在联邦德国政府的资助下,由国家教委和劳动部共同筹建的。

△新华社消息:由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系岑北缨、邓康、葛晓林等9名学生设计的名为“一座今日的住宅――生活于记忆与期望之中”的建筑方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夺得最高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10月8日在该院举行颁奖大会。

1990年7月10日~11日第22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巴黎举行,我国获团体第一名,参加竞赛的4名选手全部获金牌,他们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吴颉、安徽省合肥第一中学林傲、湖北省武汉市第六中学夏煜和江苏省海安县中学王庆根。

1987年7月10日~20日中央讲师团办公室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中央机关讲师团图片展览”,参观展览有5万多人。

1986年7月1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选派万名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参加支援中小学工作年的通知》。

△国家教委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首届毕业汇报会(~12日)。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到会并作了讲话。

△中纪委驻国家教委纪律检查组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全国教育纪检干部第二期短训班(~8月20日)。

1986年7月1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选派万名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参加支援中小学工作年的通知》。

△国家教委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首届毕业汇报会(~12日)。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到会并作了讲话。

△中纪委驻国家教委纪律检查组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全国教育纪检干部第二期短训班(~8月20日)。

1968年7月10日,周恩来在对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关于人民大学教授何思敬死亡情况报告的批示中,严厉批评那种撇开国法和专政机关,由群众组织来“私捕私讯,打人致死,专政机关置之不问”的所谓“群众专政”的做法“决非善策”。

更多

查询其他日期

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四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五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六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七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八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中国教育名人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

  孔丘 孟轲 荀况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颜元 戴震

  中国古代教育名人如群星闪耀,竞相争辉。春秋时期身兼“圣人”、“万事师表”的孔夫子为国内外辞书遵为第一先哲;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令人折服;荀况的尊师重教观,学以致用理论饱含着唯物主义成份;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确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二程”既是理学奠基人,又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后世影响大的教育家;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再中国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其学术思想影响波及日本、朝鲜、越南等国。清初,颜元弟子遍天下,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读死书和死读书;清代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主张教育去“私”解“弊”,救人之偏失。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进步教育家的楷模。

  中国近代教育名人

  蔡元培 陈嘉庚 张伯苓 徐特立 黄炎培 陶行知 胡适 晏阳初 杨贤江

  近代我国有许多教育名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中有:曾任南京政府临时教育总长,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著名民主革命家、为毛泽东所痛悼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英年早逝的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在旧中国教育界影响很大,创办了南开大学的张柏苓;民主革命家、职业教育奠基人黄炎培;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乡村建设”计划首倡者晏阳初等。

  中国当代教育名人

  吴玉章 陈鹤琴 吴贻芳 叶圣陶 董纯才 段力佩 斯霞

  当代教育名人大多是建国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解放后又在教育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民教育家。他们中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国教育和文字改革事业倾注全力的吴玉章;开创新中国教育事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陈鹤琴;我国第一所女子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女校长、被国外授予“智慧女神”的吴贻芳;提出“教师为了不教”的著名主张,长期从事文学活动和语文教材编选的叶圣陶;具有长期教材编审和教育行政领导经验,近年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性意见的童纯才;创造“育才经验”和“八字教学法”的中学教育改革家段力佩;对小学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过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的初等教育女专家斯霞等。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