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2年大事件 742年大事记 742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742年史志

    记录公元742年大事件列表

    唐-公元742年-壬午-天宝元年-唐


    置平卢平节度使,治营州,由安禄山为节度使。是时共有十节度: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岭南。镇兵共四十九万人,马八万余匹。每年供应衣粮,开元初所费不过二百万贯;天宝以后,渐增至衣一千二十万匹,粮一百九十万斛,合一千二百十万贯。三门运渠(开元新河)完工(开元二十九年开工)。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尚书左右丞相恢复仆射原名;东都、北都皆为京;州为郡,刺史为太守。以长安令韦坚为陕郡太守,领江淮租庸转运使。阿史那昕被莫贺达干所杀。突骑施大县官都摩度降唐。唐册为三姓叶护。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攻杀骨咄叶护,推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葛逻禄为左右叶护。突厥余众立乌苏米施可汗。乌苏败走,余众多降,突厥遂衰。名画家吴道子于玄宗时被召入禁中,年代不详。吴有“画圣”之号,曾绘壁画三百余间。雕塑圣手杨惠之与吴道子同时。

    玄俨卒

    天宝元年(七四二),越州(今浙江绍兴)法华寺沙门玄俨卒,年六十八。释玄俨,俗姓徐氏,越州人。玄俨先师从光州(今河南光山)道岸,后至长安,师从崇福寺意律师及融济律师。后还越州,弘扬《四分律》。著《辅教篇》十卷、《羯磨述章》三篇。

    王之涣卒

    天宝元年(七四二),诗人王之涣卒,年五十五。王之涣,字季凌,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徙居绛郡(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主簿。为人慷慨任侠,豪放倜傥,常击剑悲歌,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作品多佚,《全唐诗》仅录存其诗六首,全是绝句。

    改元天宝

    天宝元年(七四二)正月初一,玄宗御勤政楼,受朝贺,赦天下,改元天宝。

    十节度经略使形成

    天宝元年(七四二)正月,是时唐王朝共有州三百三十一,羁縻州八百。为了抵御周边少数族的侵扰,在沿边各地陆续设置了十节度、经略使,募兵戌边,边防节镇将领的权力增大,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十节度、经略使是:安西节度抚宁西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所在龟兹城。兵两万四千人。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瀚海(今新疆奇台)、天山(今新疆托克逊)、伊吾(今新疆哈密)三军,屯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境内。治所在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兵二万人。河西节度断隔吐蕃与突厥,统赤水(今甘肃武威西南)、大斗(今甘肃永昌)、建康(今甘肃高台)、宁寇(今甘肃武威东北)、玉门、墨离(今甘肃石包城北)、豆卢(今甘肃敦煌)、新泉(今甘肃靖远西北)八军,张掖(今甘肃天祝)、交城(今甘肃永昌)、白亭(今甘肃民勒)三守捉,屯凉州、肃州、瓜州(今甘肃石包城北)、沙州(今甘肃敦煌)、会州(今甘肃靖远)五州境内。治所在凉州。兵七万三千人。朔方节度捍御突厥,统经略(今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丰安(今内蒙古五原)、定远(今宁夏贺兰北)三军,三受降城,安北(今内蒙古乌加河北)、单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二都护府,屯灵州、夏州、丰州三州境内。治所在灵州。兵六万四千七百人。河东节度与朔方掎角以御突厥,统天兵(今山西太原)、大同(今山西朔县)、横野(今河北蔚县)、岢岚四军,云中(今山西大同)守捉。屯太原府忻州、代州、岚州三州境内。治所在太原府。兵五万五千人。范阳节度监制奚、契丹,统经略(今北京)、威武(今北京密云)、清夷(今河北怀来)、静塞(今河北蓟县)、恒阳(今河北曲阳)、北平(今河北定县)、高阳(今河北易县)、唐兴(今河北安)、横海(今河北沧州)九军,屯幽州、蓟州、妫州(今河北怀来)、檀州(今北京密云)、易州,恒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县)、漠州(今河北安新)、沧州九州境内。治所在幽州。兵九万一千四百人。平卢节度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今辽宁朝阳)、卢龙(今河北卢龙)二军,榆关(今辽宁抚宁)守捉,安东都护府,屯平州(今河北卢龙)、营州(今辽宁朝阳)二州境内。治所在营州。兵三万七千五百人。陇右节度备御吐蕃,统临洮(今青海乐都)、河源(今青海西宁)、白水(今青海大通)、安人(今青海湟源)、振威(今青海同仁)、威戎(今青海大通河流域)、漠门(今甘肃临潭)、宁塞(今青海化隆)、积石(今青海贵德)、镇西(今甘肃临夏)十军,绥合(今青海湟中)、合川(今青海循化)、平夷(今甘肃临夏)三守捉。屯鄯州(今青海乐都)、廓州(今青海化隆)、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四州境内。治所在鄯州。兵七万五千人。剑南节度西抗吐蕃,南抚蛮獠,统天宝(今四川理县)、平戎(今四川邛崃)、昆明(今四川盐源)、宁远(今四川锦屏山)、澄川(今云南武定)、南江六军,屯益州(今四川成都)、翼州(今四川黑水)、茂州(今四川茂汶)、当州(今四川黑水)、嶲州(今四川西昌),柘州(今四川黑水)、松州(今四川文县)、维州(今四川理县)、恭州(今四川邛崃)、雅州(今四川雅安)、黎州(今四川汉源)、姚州(今云南姚安)、悉州(今四川黑水)十三州境内。治所在益州。兵三万O九百人。岭南五府经略绥静夷獠,统经略(今广东广州)、清海(今广东恩平)二军,桂州(今广西桂林)、容州(今广西北流)、邕州(今广西南宁)、交州(今越南河内)四州。治所在广州。兵一万五千四百人。各节镇兵总共四十九万人,马八万余匹。在开元以前,每年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年间,边兵增多,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每年用衣一千O二十万匹,粮一百九十万斛。

    得老子灵符

    天宝元年(七四二)正月八日,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说:见玄元皇帝于丹风门空中,告云: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于是玄宗遣人于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尹喜台旁求得之。群臣上表,以为函谷灵符,潜应年号,请于尊号前加"天宝"二字。玄宗从之。二月十五日,玄宗于玄元庙享老子。赦天下罪人。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尚书省左右丞相为仆射。改东都(今河南洛阳)、北都(今山西太原)为东京、北京。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改桃林县为灵宝县。迁田同秀为朝散大夫。当时人们都怀疑所谓的灵符是田同秀欺上惑下而伪造的。后一年,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崔以清又上言说:见玄元皇帝于天津桥北,告云藏灵符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紫微山。玄宗又遣人往求取。东都留守王倕知此是崔以清骗人,抓起按问,果然如此。然而唐玄宗晚年昏庸,崇奉道教,也不深罪,流放而已。

    韦坚领江淮转运使

    天宝元年(七四二)三月,以长安令韦坚为陕郡(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一带)太守,领江、淮租庸转运使。陕郡为江、淮漕米北运长安的转运站。所以韦坚以陕郡太守兼之。随着唐朝军需民食的增加,因关中地狭,产粮不敷食用,愈来愈仰给于盛产粮食的江淮地区。天宝年间,玄宗好大喜功,朝廷上下奢侈成风,所以韦坚等人,竞以利进。韦坚是太子之妃兄,玄宗使督江淮租运,岁增巨万。

    李林甫口蜜腹剑

    李林甫为相,嫉贤妒能,凡才望功业在自己之上,为玄宗所亲厚的大臣,害怕势位超过自己,所以一定要设法去之。常常表面装出一副友好的样子,背后却进谗言阴陷之。所以世人谓其"口有蜜,腹有剑"。

    突厥势衰来降

    突厥拔悉密、回纥与葛逻禄三部联合攻杀骨咄叶护,推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与葛逻禄自为左右叶护。于是突厥余众共立判阙特勒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唐玄宗遣使谕乌苏令内附,乌苏不从。朔方(今宁夏)节度使王忠嗣盛兵威之,乌苏惧,请降唐,而迁延不至。忠嗣知其有诈,乃遣使者说拔悉密、回纥与葛逻禄三部攻之,乌苏逃走。忠嗣乘机出兵,取其右杀所部。唐玄宗天宝元年(七四二)八月十五日,突厥西叶护阿布思及西杀葛腊哆、默啜孙勃德支、伊然小妻与毗伽登利之女等,帅部众千余帐来降。九月三日,玄宗在花萼楼宴突厥降者,赏赐甚厚。

    陇西河西军破吐蕃

    天宝元年(七四二)十二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奏破吐蕃大岭军;二十七日,又奏破青海道莽布支营三万余众,斩获五千余。二十九日,河西节度使王倕奏破吐蕃渔海及游弈等军。天宝二年(七四三)四月十八日,皇甫惟明引兵出西平(今青海乐都),行千余里,攻其洪济城(今青海贵德西),拔之。

    统计县乡户口数

    唐玄宗天宝元年(七四二),天下县一千五百二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八百五十二万五千七百六十三,人口四千八百九十万0九千八百。

    回纥遣使入贡

    天宝元年(七四二),回纥叶护骨力裴罗遣使入贡,唐赐爵为奉义王。

    追号庄子等为真人

    天宝元年(七四二),唐玄宗下诏号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