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29年大事件 329年大事记 329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329年史志

      记录公元329年大事件列表

      东晋/十六国-公元329年-己丑-咸和四年-东晋/十六国


      苏峻之乱平

      晋军于咸和三年(328)九月击杀苏峻后,又向叛军展开反攻。咸和四年二月,官军向石头城进攻,大破苏逸之众。温峤临阵斩苏硕,晋西军又击杀苏逸,晋成帝乘机逃出宫城,投奔温峤,诸臣见帝,顿首号泣。随后杀叛臣西阳王司马漾并其二子及彭城王司马雄。先前杀晋将刘超和侍中钟雅的任让亦被成帝处死。叛军将领张健、韩晃、马雄等人也被晋郗鉴军诛杀。至此,苏峻、祖约叛乱全部平定。

      东晋议迁都,不果

      苏峻、祖约乱平后,建康被毁严重。咸和四年(329)二月,温峤欲迁都豫章(今江西南昌),三吴之豪奏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双方争论激烈。司徒王导以为“建康王者之宅”,“今特宜镇之以静,群情自安”,于是迁都之议平息,建康仍为东晋都城。

      晋奖赏功臣

      咸和四年(329)三月,苏峻、祖约乱平后,大赏群臣。陶侃因功大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郗鉴为侍中、司空、南昌县公;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议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始安郡分;陆晔进爵江陵公;其余赐爵侯、伯、子、男者甚多。卞壶、桓彝、刘超、钟雅等死难者均加赠恤。陶侃移镇巴陵(今湖北岳阳),温峤还镇武昌(今湖北鄂城)。庾亮复与成帝相见,泥首谢罪,求外镇自效,于是出任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镇守芜湖。与此同时,参与苏峻叛乱的路永、匡术、贾宁等人中途叛峻归朝,赦其罪不治,湘州刺史卞敦在苏峻叛乱中首鼠两端,受到朝廷冷落,忧愧而卒。

      前赵灭亡

      前赵光初十一年(328)刘曜败死,十二年正月太子刘熙与刘胤谋西保秦州,投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其征镇纷绘弃逃,关中大乱,长安部将蒋英、辛恕率众数十万降于后赵。同年八月,前赵南阳王刘胤又率众数万进攻长安,各地戎夏之众亦起兵响应,长安城内石生坚守不下。九月,石虎大败前赵兵,乘胜攻陷上邽,擒杀刘熙、刘胤及王公卿校以下三千余人,徒前赵台省文武、关东流民、秦雍大族九千余人至襄国;阬杀屠各五千余人于洛阳。前赵至是亡,共历二十六年。

      氐羌归降后赵

      前赵光初十二年(329)九月,前赵既灭,秦陇之地尽归于后赵。与此同时,氐王蒲洪、羌酋姚弋仲等亦向石虎请降。石虎表奏蒲洪监六夷军事,姚弋仲为六夷左都督。又将氐、羌民众十五万人迁至司(今河北邢台)、冀(今河北冀地)二州定居。

      叶延定国名为“吐谷浑”

      河南王吐延雄勇而多猜忌。东晋咸和四年(329),被羌酋姜聪以剑刺杀;吐延不抽剑,召其将纥扢埿,令其辅佐已子叶延,保据白兰(今青海巴颜喀拉山一带)。语毕抽剑而死。叶延既立,以《左传》载有“公孙之子得以王父字为氏”,(意思是孙子可以用祖父之字为姓)于是因其祖名“吐谷浑”而定其国名为“吐谷浑”。

      刘超、钟雅等死难

      咸和四年(329)正月,苏峻被杀,苏逸形势危急。当时困守在建康都城宫内的晋右卫将军刘超、侍中钟雅与建康令管旆等谋奉成帝也赴西军陶侃;但消息走漏,苏逸派任让入宫从成帝手中夺下刘超、钟雅,杀之,气得成帝大哭。

      温峤卒

      温峤字太真,太原祁县(今县东)人。初为晋将刘琨谋主。西晋破灭,温峰为刘琨奉表至建康,深受元帝信任。明帝绍即位,峤升任中书令,助平王敦叛乱。后又与王导、郗鉴、庾亮等同受顾命,辅佐成帝衍即位,随后镇守武昌。苏峻、祖约起兵叛晋,峤与庾亮、陶侃等发兵勤王,谋略多出自峤。叛乱平息后,以功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进封始安郡公,回镇武昌(今湖北鄂城)。咸和四年(329)四月因中风而卒,年四十二岁,葬于豫章(今江西南昌)。

      郭默杀刘胤

      刘胤(与前赵刘胤为二人)是温峤军司。晋咸和四年(329)四月,温峤病卒,刘胤被任命为江州刺史。胤到任后不恤政事,专务商贩,纵酒耽乐。同年十二月,晋廷以郭默为右军将军,郭默向刘胤求资不得,又受胤部将轻视,会有司奏免胤官,默趁机将刘胤及其僚佐斩杀,又掠胤女及诸妾并财宝据为己有。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