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99年大事件 999年大事记 999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999年史志

    记录公元999年大事件列表

    北宋/辽、西夏-公元999年-己亥-咸平二年-北宋/辽、西夏


    暂罢大通监冶采铁

    咸平二年(999)四月,河东转运使宋搏称大通监(今山西交城境内)冶采的铁矿石大量盈积,足以供应各州军几十年的冶炼需求。于是下诏暂罢大通监冶采铁矿的工役,以缓民力。

    宋京西曾田

    咸平二年(999)四月,耿望、朱台符分别请示在京西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汝州(今河南临汝)营田,真宗命耿望为京西转运使与副使朱台符并兼本路制置营田事。襄阳境内有淳河,之前曾筑堤截河水入官渠,灌溉民田三千顷;宜城(今湖北宜城)境内有蛮河,可灌田七百顷,另旧有屯田三百余顷。耿望主持在旧地兼括荒田,置上、中、下三个营田务,征发五百名民夫修筑堤堰。另调集邻州兵员,每务安置二,百名,再从荆湖买牛七百头分发各务用以耕垦。当年,襄州境内营田种稻三百余顷。汝州旧有营田务,后废。至此,又重新设置,命京朝官专掌之。募民二百余户,自备耕牛,垦田六百顷,疏导汝水浇灌,岁收粮二万三干石。五年,罢襄州营田下务。六年,耿望又请在唐州(今河南唐河)赭阳陂置营田务,由方城县令佐掌之,调夫耘耨,岁种七十余顷。后襄、唐二州营田既废。景德年间,由转运使许逖主持恢复,并杂以兵夫垦种。仁宗天仁四年(1026),因久无利可图,诏废止襄、唐二州营田,将田土转给贫民,顷收半税。

    宋给外任官职田

    职田即用作官员在职补贴的官田。咸平二年(999)七月,根据宰相张齐贤的建议,宋始给外任官职田,以官田及远年逃田充,并免税;田上佃户则以客户充,官府与佃户各得收获之半。职田面积以官员差遣为别,如:两京、大蕃府四十顷,次蕃镇三十五顷,防御、团练州三十顷,中上刺史州二十顷,上州及军、监十五顷,边远小州、上县十顷,中县八顷,下县七顷,转运使、副使十顷,兵马都监、监押、寨主、厘务官、录事参军、判司等,比通判、幕职之数而均给之。宋仁宗时曾罢职田,后又恢复。北宋末和南宋时多次拘籍职田,有统一收租、按职均给田租等分配形式。实际上,各地职田数多与规定数额不符,贪官污吏非法多占,并采取重租、折变等手段勒索佃户。

    设杭州、明州市舶司

    市舶司(又称市舶使司、提举市舶司)为宋专理海外贸易征税、接待外商及收购舶来货物以资专卖的官署,其官屑有市舶使、市舶判官等。咸平二年(999)九月,宋分别在杭州(今浙江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建置市舶司,接待外商。杭州港、明州港是宋朝对朝鲜、日本等国贸易的主要港口。

    宋置翰林侍读(讲)学士

    太宗曾命吕文仲为翰林侍读,值宿禁中,以备顾问,但名秩未崇。真宗咸平二年(999)七月,正式设置翰林侍读学士,以兵部侍郎杨徽之、户部侍郎夏侯峤、工部郎中吕文仲担任;又置翰林侍讲学士,以国子祭酒邢呙担任。二者负责为皇帝进读史书,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班秩次翰林学士,禄赐如之。其后,或以大臣为翰林侍读,不带学士;或为侍讲学士;或为侍读、侍讲,不加别名。元丰改制,废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官,其官阶低而资历浅者称说书。

    真宗崇佛教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置译经院。八年,改为传法院,专门负责翻译佛经并加以润色。咸平二年(999)七月,真宗手书《圣教序》赐传法院。另著有《释氏论》,认为佛教的典籍思想与孔孟等学说形异而神同,都是基于劝善戒恶。本年八月,命司封郎中、知制诰朱昂为传法院译经润文官。盐铁使陈恕以太费国家财用为由,力请罢散传法院,遭到真宗拒绝。天禧五年(1021),更以宰相丁谓为译经润文使,此后宰相兼领译经润文使便成定制。

    杨延昭遂城御辽兵

    杨延昭,本名延朗,麟州 (今陕西神木北)人,杨业第六子。防守北边,屡败辽军。咸平二年(999)、辽统和十七年冬,辽兵南侵宋境,延昭当时在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城小而无战备。辽兵攻势甚急,萧太后亲自督战,围城数日。延昭招集城中青壮男丁护守城卫,并利用寒冷天气,吸水注流城墙外,日后结成坚冰。致使辽兵无法覆冰攻城,只得留下大量铠甲兵器溃散而去。延昭因功拜莫州刺史,不久,应召赴行在,深得真宗厚遇。

    益州戍卒起义

    西川自李顺起义后,人心不安。益州(今四川成都)所辖符昭寿骄恣不理军务,招集大量锦工织作,分派市人交纳所需物料,纵容屑下勒索掠取。其仆使甚至可以仗势欺凌军校,引起部下怨愤。益州知州牛冕也懈怠不问政事。咸平二年 (999)十二月三十日,牛冕设酒宴犒劳卫队,而符昭寿则对部下无所表示,军士更加愤懑。于是戍卒赵延顺等八人策划起义。咸平三年正月初一,赵延顺率众击杀符昭寿,占领兵库,取出武器。牛冕及转运使张适缒城出奔汉州(今四川广汉)。都监王泽闻戍卒起事,召见神卫军都虞侯王均,让他去安抚谋乱的部下。赵延顺等顺势拥戴王均为主帅,同时其他部卒也加入了起义队伍。王均号称"大蜀",改元'化顺",以小校张锴为谋主,率众攻占汉州,牛冕等逃走。义军自汉州进军绵州(今四川绵阳),直向剑门(今四川剑阁北),未克,又回到成都。真宗得知王均起义,即派雷有终知益州,兼提举川、峡两路军马,率领部骑八千人进击义罕。二月,王均打开城门,佯装逃走。雷有终等领兵入城,官军多乘机剽取民财,队伍散乱。义军趁势闭关伏击,官军难以出逃,大多被杀,雷有终等沿城堞逃出,退保汉州,四月,王均率义军自升仙桥分路袭击官军,失败.之后,王均撤桥塞门自守.八月,雷有终领兵造浮桥渡过清远江,直抵城下,造梯冲、洞车攻城,赵延顺中流矢死。这时,新被任命的两路捉贼招安使秦翰上任,协同雷有终在城北筑土山,攻下北羊马城。九月,义军制药箭射杀官军,中箭者均死。雷有终招募勇士穴城而入,两军激战,义军伤亡三千余人,王均率余部突围出城。十月,义军撤至富顺监(今四川富顺),杨怀忠等率官军追击,义军战败,王均自缢死。

    统和十七年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