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8年大事件 948年大事记 948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948年史志

    记录公元948年大事件列表

    五代十国-公元948年-戊申-乾祐元年-五代十国


    后汉改元乾佑

    后汉乾佑元年(948)年正月,后汉大赦,改元乾佑。后汉高祖刘知远更名为暠。

    后汉刘知远卒,子承佑继位

    后汉乾佑元年(948)正月,后汉高祖刘知远病重,顾命于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等人,并嘱谨防杜重威,二十七日卒。苏逢吉等秘不发丧,以诏杀杜重威。二月初一,立皇子刘承佑为国王、同平章事。不久,发丧,宣遗制,周王即皇帝位,即后汉隐帝。

    后汉三叛连兵

    后汉晋昌节度使(治长安,今陕西西安)赵匡赞、凤翔节度使(治凤翔,今陕西凤县北)侯益反复于汉、蜀之间。乾佑元年(948)正月,赵、侯二人复降后汉。二月,诏以王景崇兼凤翔巡检使。王景崇至凤翔,侯益尚未离府,有人劝王景崇杀侯益,王景崇犹豫未决,侯益闻讯脱身入都,于朝廷之上极力诋毁王景崇。王景崇内不自安。三月,后汉派供奉宫王益到凤翔,征调当初随王景崇西征的赵匡赞牙兵,王景崇遂激牙兵军校赵思绾。赵思绾本已不安,至长安,率众夺武器占据城池而反。后汉护国军节度使(今山西永济东)李守贞曾与杜重威一起于军前降契丹,杜重威被诛,李守贞因惧而怀异志。赵思绾占据长安后,奉表献御衣于李守贞,李守贞遂自称秦王,派兵守潼关,以赵思绾为晋昌节度使。四月,后汉以郭从义领兵讨赵思绾;削李守贞官爵,以白文珂等讨之;后汉为防备王景崇,以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迁王景崇为邠州留后,但王景崇拖延不赴任,一面集凤翔丁壮,一面又调邠州兵。六月,王景崇降于后蜀,同时又接受李守贞的官爵。七月,赵晖到长安,向后汉奏明王景崇反状,请兵讨伐。河中、凤翔与永兴(长安)三镇相继而叛,王相连合以李守贞为主,后汉先后发数军分别征讨,但讨河中与讨长安的将帅不相容,自春至秋不肯攻战。八月,后汉命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节度诸军。郭威听取镇国节度使扈从珂的建议,以李守贞为首要征讨对象。李守贞一亡另两镇自然可破。于是兵分三路,从陕州(今河南陕县)、同州(今陕西大荔)、潼关分道进攻河中,到河中后,挖长壕筑连城,将河中紧紧包围,自己则以逸待劳,只沿河设哨卡,李守贞虽几次想突围,都未成功,派人求救于南唐、后蜀、辽,也均詖汉巡逻兵捉获,城中粮尽,饿死的越来越多。在凤翔方向,后蜀援军被赵晖部下击退,十月,王景崇二度出兵均被赵晖击败,从此退守城中不出战。后蜀派安思谦领兵救凤翔,在宝鸡与汉军交战,宝鸡城二度易手,后汉派兵增援,安思谦遂退屯凤州(今陕西凤县)。十二月在王景崇的一再催促下,后蜀命安思谦再度出兵救援,后中途因军粮食尽退兵。至乾佑二年四月,河中城中食尽,饿死一半人口;李守贞几次突围均为郭威所败,至七月,郭威攻河中,克外城,李守贞退守子城,与妻、子自焚而死。长安城中自五月已断粮,赵思绾取妇女儿童杀之以充军粮。为人所劝请降,后汉以其为华州留后。七月,赵思绾释甲出城受诏,求牙兵、铠使,又三次更改行期,后汉将郭从义等请示郭威后,杀赵思绾及其父兄、部曲三百多人。后汉先后平河中、长安二镇,赵晖遂猛攻凤翔。十二月,王景崇举族自焚,其部下公孙辇、张思谏等以州降。后汉经近二年时间平定三叛。

    吴越东渡求经

    后汉乾佑元年(948),吴越王钱弘俶迎天台山僧人德韶为国师,行弟子礼。天台宗僧义寂以天台宗教典自会昌焚毁,零落不全,又新罗国本甚备,请德韶言于钱弘俶,浮舟泛海往新罗、日本求天台教典。钱弘俶遣使携宝东渡新罗、日本。至宋代建隆年间,高丽光宗遣本国僧谛观奉天台论疏至吴越,天台宗教乘始返中国。

    高保融知荆南

    后汉乾佑元年(948)十月,荆南节度使、南平王高从诲卒,其子高保融知荆南留后。

    南汉刘弘熙攻楚

    南汉乾和六年(948)、后汉乾佑元年八月,南汉中宗刘弘熙派人求婚于楚,楚王马希广不许。十二月,南汉以内常侍吴怀恩为西北面招讨使,与巨象指挥使吴珣领兵攻楚贺州(今广西贺县南),入城。楚派徐知新、任廷晖率五千兵救援,南汉军设陷井以待,楚军落入陷井,损失惨重,遁归。南汉军又掠昭州(今广西平乐西)而回。

    南平高保融立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