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大事件 184年大事记 184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84年史志

    记录公元184年大事件列表

    东汉-公元184年-甲子-光和七年 中平元年-东汉


    黄巾起义爆发

    中平元年(184)二月,“太平道”首领张角准备聚徒众起义,其弟子唐周向朝廷告密,正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的大方首领马元义被捕,车裂而死。于是,灵帝命三公、司隶校尉追查皇宫及京师奉事张角之道者,诛杀千余人,又命令州郡捉拿张角等人。张角见事机泄露,星夜通知所属三十六方,一时俱起,皆以黄巾缠头,时人称之为“黄巾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黄巾各部攻打郡县,焚烧官府,汉廷地方官纷纷逃窜。旬月之间,天下四处响应,京师洛阳震动。三月,灵帝以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将士屯于洛阳都亭,增修兵械,捍卫京师,又在洛阳周围幽谷(今河南灵宝东北)、太谷(今河南洛阳东南大谷口)、广成(今河南临汝西)、伊阙(今河南洛阳南伊阙山)、钖辕(今河南偃师东南轘辕山上)、旋门(今河南荥阳西汜水镇西南)、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小平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为古代黄河重要渡口)等八关设置都尉各一人,率兵捍卫京师洛阳。

    大赦党人

    中平元年(184)三月,灵帝召群臣会议,商量镇压黄巾起义之事。北地太守皇甫嵩奏请解除党人之禁,出皇宫钱财作为讨伐黄巾军费。灵帝问计于中常侍吕强,吕强说,党人禁锢多年,积怨甚深,若不赦免,一旦党人与黄巾联合,必将危及朝廷。灵帝惧而从之,下诏大赦党人,“党锢之祸”遂告结束。

    进剿黄巾军

    中平元年(184)二月,黄巾起义爆发,旬月之间,全国响应。时黄巾军主力活动于冀州(今河南临漳西南)、南阳(今河南南阳)、颍川(今河南禹县)等三个主要地区。三月,汉廷发天下精兵,命北中郎将卢植率军攻打冀州地区张角所部黄巾军,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骑都尉曹操率兵攻打颍川黄巾军。

    皇甫嵩等击破黄巾军

    中平元年(184)四月,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骑都尉曹操率兵四万剿颍川郡(今河南禹县)黄巾军。波才所率黄巾军,大败朱俊军,又将皇甫嵩军围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因缺乏战斗经验,结果被皇甫嵩施计突围。五月,皇甫嵩、朱俊、曹操合兵大破 颍川黄巾,斩首数万级,平定颍川,皇甫嵩以功封都乡侯,曹操迁济南相。随即进兵汝南郡(今河南平舆北)、陈国(今河南淮阳),大破两地黄巾军。于是,颍川、汝南、陈国三地黄巾军皆告失败。朱俊以功迁镇贼中郎将。灵帝命皇甫嵩等人继续进剿东郡(今河南濮阳)、南阳(今河南南阳)黄巾军。八月,皇甫嵩在苍亭(今山东阳谷北)大破东郡黄巾,俘虏黄巾帅卜巳,斩首七千余级。

    朱俊平定南阳黄巾军

    中平元年(184)六月,右中郎交朱俊击破颍川黄巾军后又立即转攻南阳郡(今河南南阳)黄巾军。南阳太守褚贡,后新任太守秦颉击杀张曼成,义军复以赵弘为帅,众至十余万,屯据宛城。朱俊与荆州刺史徐璆及秦颉合兵一万八千人围攻宛城,自六月至八月实施猛攻竟不能下。不久,朱俊击杀赵弘,义军又以韩忠为帅,继续坚守宛城,随后,朱俊用计破城,义军退守小城(内城)。韩忠率军突围不成,被秦颉杀死。义军又以孙夏为帅,仍屯于宛城。十一月,朱俊攻破宛城,杀黄巾军万余人,由是南阳黄巾军被朱俊平定。

    皇甫嵩攻灭冀州黄巾

    中平元年(184)八月,汉廷以冀州黄巾军久久不能平定,命皇甫嵩带兵进剿。时张角病死,冀州黄巾军在其弟张梁领导屯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张梁率军英勇善战,皇甫军不能胜。次日,皇甫嵩按军不出。等到第三日,义军防守稍懈之时,乃于凌晨率军向义军发动攻。义军措手不及,大败,张梁战死,战士被杀三万人,跳河而死者五万余人。十一月,皇甫嵩乘胜进击,与巨鹿太守郭典大破张角弟张宝军于下曲阳(今河北曲阳西),斩首十余万级,张宝战死。至此,皇甫嵩平定冀州黄巾军,以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至此,黄巾主力全部被汉迁军队消灭,黄巾起义在坚持了九个月的斗争后,终于失败。

    张钧请斩十常侍之首

    中平元年(184)二月,黄巾起义爆发。四月,郎中张钧上书,认为张角能聚众数十万人起义,根源皆在于宦官。宦官父兄子弟、姻亲宾客任州郡地方官者,侵害百姓,胡作非为,百姓之冤无处可诉,才铤而走险。应该斩十常侍之首,悬于京师南门之处,起义军会自行散去。灵帝将张钧表章交给宦官,宦官看后皆免冠叩头,诈称自愿入狱以使天下平定,并出家财作为军费。灵帝大怒,命宦官照常视事,而将张钧下狱,以私通张角的罪名处死。

    卢植击破张角

    中平元年(184)四月,北中郎将卢植率北军五校将士及州郡兵进剿张角亲自率领的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黄巾军。卢植率军连破张角,斩首万余级。张角退保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卢植命军士挖筑堑壕,修造云梯,围攻广宗。时灵帝派宦官左丰一冀州视察,卢植不肯贿赂左丰。左丰回京师诬告卢植作战不力,灵帝大怒,将卢植征还京师治罪,改命中郎将董卓进攻广宗。

    贾琮平定交趾

    中平克年(184)六月,交趾(今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中部地区)百姓因刺史贪残民,起兵反汉,扣押交趾刺史太浦太守来达,自称“柱天将军”。汉廷改以贾琮为交趾刺史。贾琮到职,讯问民情,皆言赋税过重,百姓无法承受;又京师遥远,告诉无门,故相聚起事。于是,贾琮告示百姓,令其各安本业,免除徭役,又挑选廉洁官吏出任各县令长。一年之间,交趾平定。

    边章、韩遂起事

    中平元年(184)十月冬,北地郡(今宁夏吴西南)先零羌乘汉廷忙于镇压黄巾军之机,起兵反汉。先零羌与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等地起事百姓共立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攻杀汉护羌校尉冷徵。北宫伯玉等又劫持在西北素著盛名的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人边章、韩遂,使其专任军政,后遂以其为帅。边章等攻烧州郡,杀金城太守陈懿。第二年,边章、韩遂等率数万骑进犯三辅(相当今陕西中一带)地区,侵逼汉园陵,声言诛杀宦官。汉廷使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董卓进讨,无功而返。边章等势力大盛。汉廷又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率董卓等步骑十余万,屯美阳(今陕西武功西北)保卫园陵。边章、韩遂又进袭美阳。十一月,董卓等大破边章军,斩首数千级。边章等退至榆中(今甘肃兰州西北)。张温命汤寇将军周慎率兵三万追讨之,又命董卓率兵三万进讨先零羌。参军事孙坚建议周慎断敌粮道,周慎不听,引军围榆中城。边章、韩遂分兵屯守,反断周慎粮道。周慎遂弃辎重而退。董卓所部被先零羌围于望垣(今甘肃天水一带),董卓以计赚羌人,才得以突围。于是张温诸军皆败,复退于三辅一线。中平三年冬,韩遂杀掉边章、北军伯玉、李文侯等人,率兵十余万,进围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南)。陇西太守李相如、凉州司马马腾、汉阳郡(今甘肃甘谷东南)人王国先后起兵叛韩遂等共推王国为主,攻掠三辅。中平五年,韩遂等进围陈仓,被董卓与左将军皇甫嵩击败;又劫持故信都(今河北冀脯)令周忠为主,使其总统三十六部,号车骑将军。不久,周忠病死。韩遂、马腾等人争权夺利,纷争不已,陷入分裂局面。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