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1年大事件 941年大事记 941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941年史志

      记录公元941年大事件列表

      五代十国-公元941年-辛丑-天福六年-五代十国


      后蜀罢节度使典禁兵

      后蜀自开国后,常以节度使掌禁军,或是节度使兼其他职掌留于成都,本镇之事由幕僚主持,节度使在成都专事聚敛,不理政事。后蜀后主孟昶深感其弊,于广政四年(941)、后晋天福六年二月,加卫圣马步都挥使、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赵廷隐、枢密使武信节度使王处回、捧圣控鹤都指挥使宁节度使张公铎检校官,均罢其节度使之职。后至广政六年底,复以将相途领节度使。

      吴越钱元瓘卒,钱弘佐袭位

      后晋天福六年(941)八月二十四日,吴越王钱元瓘因受惊发狂而卒。传位子钱弘佐。吴越内都监章德安秘不发丧,与诸将谋杀内牙指挥使,废钱元瓘养子钱弘侑为庶人,幽禁起来。九月,钱弘佐即吴越王位,十二月后晋以钱弘佐为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钱弘佐(928——947),钱元瓘第六子,在位十七年,于后晋开运四年卒。谥忠献。

      南唐定民田税

      南唐升元五年(941)、后晋天福六年十一月,南唐派使者分别按民田,以田肥瘦定其税额,民间称平允。从此以后,南唐调兵或劳役、赋敛,均以税钱为准。

      王定保卒

      南汉大有十四年(941),后晋天福六年,南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定保卒。王定保(870——941),琅邪人。唐光化三年(900)进士,唐末避中原之乱南奔于楚,不见遇马殷,遂入岭南,附于刘氏无北归意。王定保著有《唐摭言》十五卷,详载唐代贡举之制,流传至今。

      吐谷浑奔晋

      后晋高祖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入契丹,居住于云、蔚(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桑干河流域)的吐谷浑各部也随之入契丹。吐谷浑苦于契丹的虐政思南附后晋,于是一千多帐吐谷浑部落,带车马牛羊取道五台归后晋。引起契丹的愤怒,契丹派使节指责石敬瑭招纳叛亡。天福六年(941)正月,晋派供奉官张澄领二千兵力搜索定居在并州(今山西太原)、镇州(今河北正定)、忻州(今山西忻县)、代州(今山西代县)的吐谷浑,驱赶返回契丹的原住地,但逐之不去,遂派刘知远至太原抚慰。当年五月,吐谷浑大酋长白承福率麾下念虎里、赫连功德等入晋朝见。

      闽王曦、王延政兄弟相攻

      闽王王曦与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王延政兄弟虽于永隆二年(940)修好盟誓,但相互猜忌依旧。永隆三年正月,王延政修建州城,周边二十里,请王曦以建州为威武军,并以其为节度使,而王曦因威武军一向在福州,未从王延政所请,而以建州为镇安军,王延政为节度使并封为富沙王。王延政改镇安军为镇武军。四月,王曦怀疑汀州(今福建长沙)刺史王延喜与王延政相勾结,派人捉王延喜押回福州。六月,又赐泉州刺史王继业死,并族杀了与王继业友善的司徒兼门下侍郎杨半沂。闽宗族、勋旧相继被诛,人心惶惶。王曦挥霍无度,国计使陈匡范为保每天万金,向商人借贷,借支诸省务钱,又怕事情败露,忧惧而死。陈匡范死后,诸省务向王曦报告了借条之事,王曦怒而断陈匡范之尸,以黄绍颇为国计使。黄绍颇卖官鬻爵,价格从百缗至千缗不等,除了以荫补官外,官员均纳钱即授官。七月,王曦自称大闽皇、领威武节度使,与王延政互相攻战,各有胜负,福州、建州之间,尸骨遍野。十月,王曦即大闽皇帝位,王延政自称兵马元帅。

      南汉刘龚更名为刘龙

      南汉大有十四年(941)、后晋天福六年十二月,南汉高祖刘龚病重,有胡僧说刘龚名字不利,于是刘龙取“飞龙在天”之义,更名刘龚(音yan)。

      安重荣被杀

      后晋成德节度使(治镇州,今河北正定)安重荣原为后唐将领,石敬瑭与后唐交战时,安重荣自代北率千骑投河东。后晋开国后封安重荣为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出身行伍,性格粗犷,对晋高祖石敬瑭对契丹自称儿皇帝的行径深以为耻,因此见到契丹使节或是不加礼遇,或是派人暗杀。晋天福六年(941)六月,安重荣捉契丹使者拽刺,上表痛斥石敬瑭父事契丹,竭尽中原财力以取媚,又致书当朝权贵及各镇,声言必与契丹决战之心。九月,安重荣杀契丹使者。十二月,安重荣召集数万饥民向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进发,晋以天平节度使杜重威为招讨使击之。两军于宗城(今河北威县东)西南遭遇,安重荣列偃月阵,晋军不能破阵。杜重威想后撤,指挥使王重胤建议以精兵击对方左右翼,自己领兵击中军。晋军出击,成德军稍后撤,成德排阵使赵彦之降晋,安重荣闻讯大惧,藏身于辎重之中,晋军乘胜追击,斩首一万五千级。安重荣退保宗城,当夜为晋军所破,安重荣只与十几骑逃回镇州。当时天气寒冷,成德人阵亡及冻死有二万多人。至天福七年正月,镇州牙将引晋军入城,杀二万守城百姓,捉安重荣,斩之。石敬瑭函安重荣首级送契丹。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