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4年大事件 964年大事记 964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964年史志

      记录公元964年大事件列表

      北宋/辽、西夏-公元964年-甲子-乾德二年-北宋/辽、西夏


      威加南汉

      南汉主刘鋹昏庸无能,权力由宦官及宫女分掌。乾德二年(964)九月,赵匡胤令潘美、尹崇珂率师攻克南汉的郴州,因当时正准备西取后蜀,故未对其大举用兵。开宝三年(970)九月,赵匡胤让南唐君主李煜出面,劝刘鋹臣服,刘鋹出言不逊。于是,赵匡胤命潘美、尹祟珂率兵进讨。刘鋹令宦官龚澄枢前往贺州(今广西贺县)督师防守。途中,闻宋师巳至贺州城北芳林,不战而逃。刘鋹又遣伍彦柔增援,途中为潘美所败。贺州城破。南汉屯防贺江的潘祟切因私怨而拥兵自保,李承渥率十余万兵卒与宋师决战于莲花峰下,亦被宋军击溃,相互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李承渥仅以身免,南汉的北大门韶州陷落,刘鋹计穷,只得固守广州城,次年二月,刘鋹求缓师,潘美不从。进兵广州城外。刘鋹只好草拟降书,让宰相萧漼递交潘美。当潘美令人押解送往京师时,刘鋹部将郭祟兵设栏水上,欲作困兽之斗。潘美以火攻之,甫汉军大败,郭崇兵死于乱兵之中。刘鋹素服出降,南汉平。

      宋师平蜀

      宋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太祖命王全斌等伐蜀。宋师下荆、湖之后,蜀相李吴曾主张通使于宋,以保平安。但掌管军政机要的王昭远则主张抗宋,他一方面率兵屯峡路,增置水军,另一方面又与蜀山南节度判官张延伟策划,劝说蜀主派赵彦韬等以蜡书间行,约北汉济河同举兵,夹攻宋兵。但赵彦韬到汴粱后偷偷将蜡书献给了宋太祖。宋太祖见出师有名,便命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王仁赡、曹彬为都监,率领步兵、骑兵共六万人,分道西进伐蜀。王全斌与崔彦进等由凤州(今陕西风县东北)进,刘光义及曹彬等由归州(今湖北秭归)进。蜀主得知军情后,匆匆以王昭远为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为招讨使,帅兵拒宋。行前,蜀主命左仆射李吴饯于郊,振臂誓言:我此行不只克敌,还当轻取中原。十二月,王全斌等克万仞、燕子二砦,遂取兴州 (今陕西略阳),连拔石圌等二十余砦,获粮四十万。全斌先锋史延德与蜀将韩保正、李进等战于三泉砦,史延德生擒二将,大获全胜,夺粮三十万。宋师南至罗川,蜀师依江列阵以待。崔彦进遣张万友夺其桥,蜀兵退保大漫天砦。彦进、万友与康延泽分三道击之,蜀人悉其精锐逆战,大败而溃。王昭远等复引兵迎敌,三战皆败,昭远渡桔柏江、焚梁,退保剑门(今四川剑门关)。与此同时,刘光义、曹彬率师趋夔州 (今四川奉节),距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浮梁,复牵舟而上,攻取夔州城。三年(965)春正月,王全斌进次益光,继克剑门,斩首万余,活捉蜀枢密使王昭远、泽州节度使赵崇韬。不久,蜀主孟昶出降,蜀平。

      设场榷茶

      宋初为加强税赋管理,在淮南、东南、四川等地设立了管理茶场的机构,官府负责对茶叶产销专卖与课税。乾德二年(964)开始榷东南茶,次年又榷河南茶,在蕲(今湖北蕲春南)、黄(今湖北黄岗)、舒(今安徽安庆)、庐(今安徽合肥)、寿(今安徽寿县)、光(今河南潢川)六州相继设立十三处买卖茶场,称十三场。茶场设官置吏,全国茶叶专卖和茶利收入由榷货务主掌。茶农专置户籍,称为园户,输茶折租;官府规定园户岁额,额茶和额茶以外余茶,必须全部按官价卖给官府,或与官府特许专卖的茶商交易,不得私卖。榷茶办法,一为交引法,许商人在京师纳钱或西北沿边州郡入纳粮草,从优折价,发给文券,谓之交引,凭引至淮南十三场和沿江榷货务领茶。二为贴射法,领商人贴纳官买官卖每斤茶叶应得净利给券为据,直接向园户买茶出售。三为茶引法,征收商人专卖税,发给茶引,凭引向园户买茶出售。四为茶马法,储备蜀茶,专用与少数族博马。茶利收入对保证财政开支、军需和军马供应,起了重要作用。北宋中期,十三场基本名存实亡。嘉祐四年 (1059),弛茶禁,政府允许茶商与园户直接交易,这样,十三场相继废黜。

      乌古叛辽

      辽穆宗应历十四年(964)十二月,乌古叛辽,劫掠百姓财产牲畜。详稳僧隐率军平定,辽军失利,僧隐阵亡。次年,穆宗命枢密使雅里斯为行军都统,虎军详稳楚思为行军都监率诸部兵征讨。乌古部众擒杀其酋长,率离底投降,不久又叛,掠上京北榆林峪居民,雅里斯率辽军讨伐,失利。

      宋置参知政事

      乾德二年(964),范质、王溥、魏仁浦罢相。枢密使赵普迁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太祖恐其独断政事,遂以兵部侍郎薛居正、吕余庆并本官参知政事,以分普权,宋自此始置参知政事。初,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宜徽使厅上事。以后参知政事地位逐步提高,至太宗时,已与宰相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并马。元丰三年(1080),神宗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中书二侍郎和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建炎三年(1129),高宗以门下、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

      范质卒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河北临西北)人。后唐长兴四年(933)举进士,授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后晋天福年间,拜监察御史。桑维翰出镇,召为从事。桑维翰拜相,迁主客员外郎、直史馆。一年后,授翰林学士,加比部郎中,知制浩,后汉初,加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广顺元年(951),加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参知枢密院事。郊祀。后,进位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从征高平,加司徒、弘文馆大学士。时律条繁冗,轻重无据,世宗特令范质详定,是为《刑统》。世宗病重时,受顾命。恭帝即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宋太祖即位,加兼侍中,罢参知枢密。乾德元年(963),太祖欲郊祀,以范质为大礼使。质与卤簿使张昭、仪仗使刘温叟上《南郊行礼图》,进封鲁国公。二年,罢为太子大傅。同年卒,年五十四岁,赠中书令。其著作有《通录》六十五卷,现佚失。

      李继勋攻取辽州

      辽州(今山西左权)乃北汉重镇。乾德二年(964),宋太祖命李继勋与康延泽、尹训等率步骑万余人攻辽州,太原将领郝贵超领兵来援,两军激战于辽州城下,李继勋大获全胜。辽州刺史杜延韬见大势已去,便与拱卫都指挥使冀进、兵马都监供奉官侯美籍部下兵三千以城来降。北汉欲借辽兵收复辽州,诱使契丹步骑六万人来取辽州。宋太祖复命李继勋与罗彦环、郭进、曹彬等领六万军队迎战,大破契丹及太原军于城下。李继勋因攻取辽州有功,于乾德五年加同平章事。

      太祖冒夜访赵普

      乾德二年(964),赵晋入相,深得太祖信任,遇有国事,无不咨商。太祖时常夜间亲至普宅,商讨军政,所以赵普退朝后,常着朝服。一日大雪,赵普退朝后,认为太祖不会冒雪夜访,准备更衣就寝。突然听到叩门声,普匆匆趋出,见太祖立风雪中,慌忙迎拜。太祖说:”已约晋王同来。”未几,晋王驰至。三人就地设垫,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大家共商平太原计。赵普说:”太原当西北二面,我军若下太原,边患由我独当,臣意不如先征他国,待诸国削平;区区弹丸之地,垂手可得。”太祖大笑:”英雄所见略同,朕特试试你。卿认为欲平他国,从何下手?”赵普说:”蜀地!”太祖点头称善,大家遂计议平蜀之策。

      应历十四年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