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3年大事件 943年大事记 943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943年史志

      记录公元943年大事件列表

      五代十国-公元943年-癸卯-天福八年-五代十国


      后蜀宦官建节

      后蜀广政六年(943)正月,后蜀后主孟昶引前蜀宦官王承休节镇秦州之典,以宦官宣徽使兼宫苑使田敬全领永平节度使。

      曹元忠、曹元深分掌瓜、沙二州

      后晋天福七年(942)十二月,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曹元忠、沙州(今甘肃敦煌)曹元深皆遣使入贡于后晋。此时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德已卒,由元忠、元深分掌瓜、沙二州。天福八年正月,后晋加沙州留后曹元深检校太傅,充沙州归义军节度使。

      王延政建立大殷国

      闽永隆五年(943)正月、后晋天福八年,闽富沙王王廷政于建州(今福建建瓯)称帝,国号大殷,改元天德。穿皇帝赭袍,上朝及接见邻国使者仍用藩镇礼节,以属内将乐县改为镛州,延平镇改为镡州,以杨思恭为仆射、录军国事。王延政(?——947),王审知子。王曦即位以延政为建州刺史,二人相互猜忌,长年征战。天德二年王曦遇弑,同年王延政并闽。天德三年南唐灭闽,迁王延政于南唐,南唐保大五年(947)卒于南唐。

      南唐李升卒,李璟袭位

      南唐升元七年(943)、后晋天福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南唐先主李升服丹药,疽发于背而卒,秘不发丧,下制以齐王李景通为监国。二十八日宣李升遗制,三月初一,李景通即南唐帝位,更名璟,改元保大,即南唐中主。李璟(916——961),字伯玉,后周时更名景。善文学,能诗。宋建隆二年卒,庙号元宗。

      南汉刘玢死,刘晟袭位

      南汉光天二年(943)、后晋天福八年三月,南汉晋王刘弘熙阴蓄力士杀殇帝刘玢。刘玢自上年即位后,猜忌诸弟,凡遇宴会,为防行刺,必令群臣、宗室搜身之后才能入内。刘玢又骄奢淫逸,不理政事,刘弘熙投其所好,养刘思潮等五力士,刘玢与诸王观看手搏,刘弘熙乘刘玢大醉,命刘思潮等杀之。越王刘弘昌率诸王迎刘弘熙为帝。刘弘熙更名刘晟,改元应乾。即南汉中宗。

      后晋囚契丹商贾

      契丹回图使乔荣本后唐河阳牙将,随赵延寿父子入契丹,契丹以其为回图使,贩卖于后晋,于大梁置店铺。晋出帝即位后,后晋与契丹生隙,景延广劝晋出帝囚乔荣,并没收其邸中货物。凡契丹商人人后晋买卖,均杀之而后夺货物。后晋大臣认为后晋需依仗契丹的势力,不可负恩。天福八年(942)八月,后晋释乔荣。

      南汉改元乾和

      南汉应乾元年(943)、后晋天福八年十一月,南汉改当年为乾和元年。

      晋括民谷

      后晋天福八年(943),北方地区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春夏旱,秋冬涝,蝗灾遍及整个华北、西北地区,蝗虫过处片草无存。正月,河南府有逃户五千三百八十七,后晋命诸州以廪焚粟赈济灾民,百姓有存粮者均借便,以济贫民。至六月,贝州(今河北清河西)有三千七百逃户,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有八千一百逃户。八月,青、磁等四州共有五千八百九十逃户,九月有二十七个州郡遭蝗灾,饿死数十万人。十二月,陕府、华州有逃户一万二千三百,河南诸州一冬饿死二万六千多人。为解决蝗灾、饥民及国用不足,后晋于当年七月派六十多人分别到各道括民谷,立法严峻,使者督责严苛,民间礁碹均以泥封堵,如有藏匿谷物者死罪。搞得民不聊生,至使县级官吏往往因督办不利,挂印而去。后晋朝廷因恒、定(今河北正定、定县)饥荒最为严重,虽各地括谷而唯有恒、定不括。顺国节度使(治恒州)杜(重)威却以军食不足为由于境内括谷,得百万斛,只上报三十万,其余皆入私囊,又令人借民粮百万斛,待来夏粜米又得二百万缗。义武节度使(治定州)马全节手下也请求照恒州之例办理,马全节以职在养民,不许。

      宁州蛮附楚

      后晋天福八年(943)十二月,宁州(今贵州惠水南)酋长莫彦殊以温那等十八州附于楚。其州无官府,唯立牌于冈阜,以恩威羁縻而已,与唐羁縻州相似。

      李中在世

      南唐诗人李中,字有中,陇西(今甘肃)人。生卒年不详。在南唐为淦阳宰。著有《碧云集》三卷,收诗一百八十余首,另著有《异僧传》一卷。

      安从进造反败亡

      后晋天福六年(941)四月,后晋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反,先请后蜀出兵金、商为声援,后蜀不允,又请荆南支援,荆南亦拒绝。荆南节度使高从诲将安从进的动态报告了后晋。八月,晋高祖石敬瑭为平安重荣自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邺都,行前留空白宣敕十几通给郑王,以备安从进起事时调兵遣将之用。十一月,安从进攻邓州(今河南邓县),晋郑王石重贵派张从恩等领大梁兵会合申州兵讨之,继之又以高行周为南面军前都部署,郭金海为先锋讨安从进。邓州威胜节度使安审晖据牙城据敌。安从进不胜而退,于花山(今河南邓县东南)与张从恩交锋,大败,仅以几十骑逃回襄州(今湖北襄樊)。十二月,后晋以高行周知襄州行府事,命荆南、楚出兵会讨安从进。荆南高从诲,楚马希范分别派遣水军、战舰援晋军。至天福七年(942)七月,晋师因围城近,业已疲惫不堪,而襄州城里也巳粮草食尽。晋奉国军都虞侯王清建议早日攻城,并与奉国都指挥使刘词率先登城攻击。八月,晋军破襄州城,安从进举族自焚。

      夏州内乱

      夏州(今内蒙白城于)党项李氏,割据一方,世代相袭。后晋夭福八年(943)八月,夏州牙内指挥使拓跋崇斌与夏州定难节度使李彝殷之弟绥州刺史李彝敏、李彝俊等人谋作乱,事情败露。李彝殷收斩拓跋崇斌等五人,李彝敏率兵攻夏州,为李彝殷所败,于是与李彝俊等携家口逃奔后晋延州(今陕西延安)。李彝殷向后晋通报,晋诏执李彝敏等送还夏州,斩之。

      楚王马希范敛财扰民

      楚王马希范奢侈糜费,贪求无厌,以金饰长枪,只可作摆设而不能使用,召募八千名富家子弟为银枪都。宫殿、园林以及日常用具均极尽奢华。建九龙殿,用沉香木刻八条龙,饰以金宝,长十几丈,自己坐在中间为第九条龙。虽然楚地金银产量颇丰,又有茶叶贸易之利,但仍感用度不足。为补充用度,马希范重征赋敛,百姓见赋重弃田而逃,便命人籍逃田,募民耕种收租,百姓弃旧田而就新田,仅能自存。又卖官,以纳财多少定官位高下。老百姓犯法,有钱人交钱抵罪,强壮者充为士兵,只有贫弱者受刑法的惩治。又设丞,鼓励人们投匿名信相互告发,有人竟因此而遭族诛。后晋天福八年(943),马希范采纳孔目官周陟的建议,于常规之外,又定大县贡米二千斛,中县一千斛,小县七百斛米,无米之县输布帛,天策府学士拓跋恒上书进谏,请罢输米之议,并杀周陟以谢郡县,去不急之务,减六作之役。马希范大怒,从此不见拓跋恒。

      后晋杨光远阴谋不轨

      杨光远本为后唐大将,后唐与后晋、契丹战于晋安寨,杨光远主谋杀主帅张敬达,帅后唐军降后晋。后晋天福三年(938)平范延光而拜天雄军节度使,跋扈难制。后晋高祖石敬瑭又以杨光远为太尉、西京留守、河阳节度使,杨光远心怀不满,暗中派人联络契丹,并私养部曲千人。天福五年(940)八月,杨光远擅杀范延光,石敬瑭惮于杨光远的势力,不加追究,九月,迁杨光远为平卢节度使,进爵东平王。石敬瑭曾借马三百匹给杨光远,天福八年(943),晋出帝立,同平章事景延广矫诏命取马,杨光远认为是怀疑自己。十一月,杨光远秘密召回其子单州刺史杨承祚。晋出帝虽知杨光远阴怀异志,反而赐以玉带、御马、金帛加以慰抚。十二月,杨光远派骑兵入淄州(今山东淄博南)劫刺史到青州(今山东益都)。晋迁杨承柞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刺史,隶平卢。杨光远暗中勾结契丹,向契丹献策,建议乘后晋境内饥荒,内外空虚,取后晋。后契丹果然大举南侵。

      后晋出帝石重贵天福八年 南汉中宗刘晟应乾元年 乾和元年 南唐元宗李璟保大元年 闽王延政天德元年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