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39年大事件 839年大事记 839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839年史志

      记录公元839年大事件列表

      唐-公元839年-己未-开成四年-唐


      闿婆国朝贡

      开成四年(八三九)闰正月廿五日,闿婆国(又名河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遣使朝贡。

      陈王李成美立为皇太子

      开成四年(八三九)十月,杨妃请求立皇弟安王李溶为太子。文宗与宰相商议,李珏以为不可。十八日,诏立敬宗少于陈王成美为皇太子。

      回纥嗑及特勒可汗立

      开成四年(八三九),回纥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潜谋作乱,被彰信可汗诛杀。宰相掘罗勿率军在外,以马三百匹贿赂沙陀酋长朱邪赤心,借兵攻可汗,可汗兵败自杀,国人立嗑及特勒为可汗。是年草原疫病流行,又逢大雪,羊马多死,回纥遂衰。

      狄兼谟撰成《开成详定格》

      开成四年(八三九),刑部侍郎狄兼谟等采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以后至开成年间朝廷制书敕文,删繁就简,名《开成详定格》。敕令施行。

      裴度卒

      开成四年(八三九)三月廿八日,司徒、中书令裴度卒。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人。贞元五年(七八九)举进士,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高等,授河阴县(今河南郑州西北)尉,屡迁起居舍人。元和六年(八一一),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九年,改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时宪宗发兵讨伐淮西(今河南汝南)吴元济叛乱,裴度坚决主张用兵。十年六月,淄青(今山东东平西北)李师与吴元济勾结,派刺客暗杀宰相武元衡,杀伤裴度。宪宗拜度为相,代武元衡主持朝政。十二年,奉诏赴前线督战,平定淮西。河朔藩镇慑于朝廷压力,相继归顺。十四年,平定淄青,史称元和中兴,以功封晋国公。后归朝,为甫镈所谮,出为河东(今山西太原南)节度使。长庆元年(八二一),河朔再叛,以度为行营招讨使,统兵讨伐,因朝廷措置失当,无功而罢,移充东都(今河南洛阳)留守。二年,入朝辅政,被李逢吉党羽排挤,三年,出任山南西(今陕西汉中)节度使。宝历二年(八二六),入朝再拜为相,兼领度支。敬宗暴卒,度与王守澄等密谋诛乱党刘克明,迎立文宗。太和元年(八二七),横海(今河北沧州东南)李同捷擅袭父位,度奏请出兵平定。四年,以年高多病辞位,出任山南东(今湖北襄樊)节度使,奏罢临汉监牧,还百姓田四百顷。八年,移任东都留守,与白居易、刘禹锡饮宴唱和。开成二年(八三七),再任河东节度使。四年初病归,拜中书令。卒年七十五岁。

      郑覃、陈夷行罢相

      开成四年(八三九)五月七日,文宗与宰相商议政事,郑覃、陈夷行与杨嗣复、李珏相互争辩,往来诋毁。郑覃言称开成元年、二年政事殊美,三年、四年渐不如前。文宗不满,十六日,罢郑覃为右仆射,陈夷行为吏部侍郎。

      魏谟谏止文宗观看起居注

      开成四年(八三九)十月七日,文宗向起居舍人魏谟取起居注观看,谟以为不可,奏称起居注善恶皆记,以儆戒人君。陛下惟行善政,不必观史。文宗称往日曾取来看过。漠以为,此为史官之罪,如陛下欲自观史,则史官必然有所回避,不敢忠于职守,何以取信于后?文宗遂止。

      李听卒

      李听,陇右临洮(今甘肃临潭)人,德宗朝中兴名将李晟之子。幼以父荫入仕,为太常寺协律郎。元和(八0六——八二0)初,擢神策行营兵马使,历安州(今湖北安陆)、楚州(今江苏淮安)刺史,屡率兵代叛有功。十四年,迁夏绥银宥(今内蒙白城子)节度使。十五年,移镇灵盐(今宁夏灵武西南),疏浚光禄渠,开置屯田千余顷,加强边防。长庆二年(八二二),拜河东(今山西太原南)节度使。四年,转镇义成(今河南滑县)。太和二年(八二八),出兵平定丌志绍之乱,封凉国公。次年,魏博(今河北大名)军乱,奉诏兼魏博节度使,率兵进击败北,罢为太子少师。贿赂当朝权臣,起复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历武宁(今河南开封)、凤翔(今陕西)、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诸镇节度使。开成四年(八二九)十月卒,年六十一岁。

      萧本、萧弘流放远州

      开成元年(八三六),福建人萧本诈称萧太后之弟,擢任右赞善大夫,累迁左金吾将军。二年十月,福建(今福建福州)观察使唐扶上奏,称得泉州晋江县(今泉州)百姓萧弘表状,自称是萧太后亲弟。诏送御史台按问。廿四日,御史台奏称萧弘诈妄,诏送还其故乡。萧弘遂赴昭义(今山西长治),请节度使刘从谏为其申奏。四年八月廿四日,刘从谏奏称萧弘为真太后弟,萧本为假。请追弘赴朝,与本对质,以辨真伪。文宗诏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审问。十一月,三司奏萧本、萧弘皆非真太后弟。诏流放萧本于爱州(今越南清化),萧弘流放儋州(今海南儋县西北)。萧太后真弟在福建,终未到京城。

      文宗自比周赧、汉献

      开成四年(八三九)十一月,文宗于思政殿召翰林学士周墀,赐其酒,问道:“朕可与前代帝王何人相比?”周墀答称:“陛下,尧、舜之主也。”文宗说:“朕岂敢与尧、舜相比!只问何如周赧王、汉献帝?”墀大惊道:“周赧、汉献皆亡国之主,岂可比于陛下。”文宗说:“周赧、汉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宦官家奴,以此而言,甚至不如!”因泪下沾襟,自此不再临朝。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