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5年大事件 1865年大事记 1865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865年史志

    记录公元1865年大事件列表

    清-公元1865年-乙丑-同治四年-清


    阿古柏叛乱发生

    同治四年(1865)正月,中亚浩罕国封建主阿古柏率兵入侵南疆。先是,新疆某些少数民族首领企图利用当地人民的反清起义实行封建割据。同治三年,喀什噶尔封建主金相印为攻取汉城,竟里通外国,向浩罕乞师。浩罕王遂派帕夏(意为总司令)阿古柏随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和卓侵入喀什,并相继占领新疆南路八城,于同治六年成立“哲得莎尔”王国,自称“毕条勒特汗”,且得到沙俄及英国侵略者支持。

    革奕訢议政王职

    同治四年(1865)三月初七日,恭亲王奕訢被革职。先是,奕訢因支持慈禧太后发动北京政变,垂帘听政,受封议政王,军机大臣。奕訢利用自己的亲贵身份把持朝政,逐渐引起慈禧太后猜忌,矛盾日深。同治四年三月初六日,慈禧责备奕訢议政尽用汉人,奕訢不以为然,双方发生争执。次日,慈禧亲笔诏书,责奕訢骄盈溺职务,召对不检,罢直军机、议政。后经王公大臣九卿科道等公奏:“恭亲王咎由自取,尚可录用”。慈禧遂命其仍在内廷行走,并总管总理衙门。四月十四日,恢复奕訢军机大臣职务,不复议政。

    捻军激战高楼寨

    同治四年(1865)四月二十四日,捻军赖文光、张宗禹、任化邦等率部全歼僧格林沁清军于山东曹州(今菏泽)高楼寨。先是,同治二年雉河集失守,张乐行遇害,张宗禹、任化邦等率领捻军余部于同治三年春在河南南部与太平军赖文光部会合,奉赖文光为领袖。赖文光将捻军按太平军军制进行整编,决定易步为骑,保存和发展了捻军战术上灵活多变,精骑善走等优点,建成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新军。同治四年正月初三日,赖文光等大败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于河南鲁山,随即东进开封,渡黄河故道山东。僧格林沁率军尾追。捻军先以避实击虚、“盘旋飘忽”的战术将清军拖得疲惫不堪,然后在曹州高楼寨一带利用有利地形设下伏兵。四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率部追来,进入捻军阵中,一场激战,清军全军覆没。僧格林沁藏入麦田之中,被捻童张皮绠刺杀,内阁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等均被击毙,总兵陈国瑞重伤逃脱。是役全歼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使捻军骑兵力量大为增强。

    太平军汪海洋部失败

    同治四年(1865)十二月底,太平军汪海洋部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县)黄沙障全军覆没。先是,天京陷落后,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相继率部攻入福建,占据漳州、汀州一带,坚持抗清斗争。清廷命闽浙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率兵三路入福建围剿。同治四年二月,汪海洋率部攻入广东镇平(今蕉岭)。清军全力围攻漳州,李世贤全军覆没,只身突围投汪海洋。汪海洋事先坐视漳州失陷而不救,后又暗害李世贤于军中,对太平天国革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李世贤死后,汪海洋率部在赣粤边境继续与清军作战,并一度进占嘉应州。但终因敌人势力过于强大,太平军内部又出现不和现象,于同治四年十二月底全军覆没于黄沙障,汪海洋重伤去世。至此,太平军除遵王赖文光等率部并入捻军外,其余全部被清军镇压。

    清政府设立防军

    同治四年(1865),清政府改变其历来奉行的“事终勇撤”政策,部分保留了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发展起来的湘、淮勇营,以之作为沿海各省的主要驻防部队,号称“防军”。先是,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全国以湘、淮军为主的各路勇营达数十万人。靠练湘、淮起家的一些地方督抚不愿将勇营全行裁遣,纷纷要求清政府改变以往仅以绿营、八旗为经制部队的旧制,选留勇营劲旅,每省多者万余,少者数千,屯驻要冲,以补绿营、八旗兵之不足。清政府在国家内忧外患,八旗、绿营疲弱无力的情况下,被迫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创立防军制度。以后,各省防军范围逐渐扩大,凡绿营之外招募的兵勇一律称其为防军。防军的营制饷章大体仍依曾国藩所创湘军制度推行,但湘军的长夫之制及士卒募选之法则多被防军取消。防军无全国统一编制,各省规模时有变化,据光绪二十四年(1898)统计,全国计有防军二十七万一千二百一十二名。其操练分为队列、技能和技术操练。既效法湘军勇营操法,又注意学习西方近代陆军操法,聘请外国教官进行训练。在战术操练中,既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阵法,又借鉴了近代西方的散兵战法。但因防军沿用湘军以营为最高建制单位的习惯,营以上无固定编制,使其战术操练局限于一营数百人范围之内,缺乏大规模协调作战能力。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防军一直是清朝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在防军中又以淮系势力最大,装备最为精良。因而造成淮系首领李鸿章二十多年中一直在清政府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顾麟士逝世

    顾麟士(1865——1930),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文彬孙。工山水。先世於张文达公抚吴时夙缔墨缘。过云楼收藏之富甲於吴下(一九五九年归公)。涵濡功深故笔多逸气,尤长临古。其家怪怡园别业,水木清华,尝与契友会画其中,有云林清秘遗风。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尝为张诗舲作山水册。一九一六年作岁寒清品图。

    赵光逝世

    赵光(1797——1865),昆明人。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零)进士(按佩文斋书画谱作道光进士)。官刑部尚书。工诗文,书法董其昌,笔意凝练圆润,海内知名。谥 文恪。

    萧俊贤逝世

    萧俊贤(1865——1948或1949),即萧厔泉。初作稚泉,名俊贤,斋名净念楼,湖南衡阳人。初从岳麓苍厓僧及沈詠荪学画,后集宋、元诸家之长而自成一家。曾任两江优级师范及北京女高师、美专等校教授。晚年寓沪卖画。兼而有之。所作浅绛为多,水墨次之,亦工青绿,且作没骨。间写花卉、蔬果以及梅兰,亦甚超拔。书法凝练厚劲,在颜、苏之间。及门屠实格(女)、沈翀鵰均能入室。卒年八十五,葬苏州天平山公墓。著有萧厔泉画稿两集。 《姜丹书稿》

    黄宾虹逝世

    黄宾虹(1865——1955)歙县人。生于浙江金华,故书刊或作浙江人。幼习书画,十一岁仿《飞鸿堂印谱》学篆刻,十三岁回歙县应童子试。一八八六年補禀贡生,任扬州两准盐运使署录事,并从怀宁郑珊学山水,从陈崇光学花鸟,郑珊授以`实处易、虚外难`画决。同时,受康梁维新思想影响。后因不满官界黑暗,一九零六年受许承尧之聘,在歙县新安中学堂教国文,与许承尧、汪律本等共同组织黄社(纪念黄宗义),立意反清,一九零七年受清政府通辑,逃亡上海,在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有正书局、《上海时报》等处工作。曾主编《艺观》双月刊、兼任《国画月刊》编辑。后任暨南大学中国画研究会导师,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后又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一九四六年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一九四九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创作重视写生,积稿万余,主要有《黄山纪游册》、《蜀游画册》、《黄海松涛十二图》、《桂林山水册》、《武夷山水稿》等,五十岁前着意研习前人传统,临摹前人,五十岁后取精用宏,陶治宋元,变挺劲秀丽为浑朴苍劲。七十岁时其山水已达外师造化,神领意会,变异合理,来去自然的境界。主要作品有《北碚纪游》、《秋云堆里出云岗》、《霜容点碧岚》等。七十岁后更独具风格,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尤精墨法,有时于浓焦墨中兼施重彩,善以`明一而现千万`的表现手法,再现山川神貌。主要作品有《阳朔初雾》、《黄山松谷图》、《富春江上游图》、《夏山图》、《西冷晓烟》等。亦擅花卉虫鱼,遗貌取神,奇崛有致,工书法,善诗文,精鉴赏,于画史画论多有研究,见解精辟,著述宏富。诗集有《黄宾虹诗草》、专著有《古画微》、《黄山画家源流考》、《画家通论》、《宾虹羼抹》、《陶钵合证》、《画史编年表》、《虹庐画谈》等,编有《黄宾虹画语录》、《滨虹草堂藏印》等,卓然一代宗师,八十年代后宾虹画价日上,邑城及岩寺、篁墩一带皆有专伪宾虹画者,其技粗劣,不堪一睹,而印章往往丝毫不异常令外地购画淘金者,号啕捶胸,大呼上当。西西斋藏有宾虹之师郑珊《山水》大堂幅,甚佳,由此可窥得宾虹早期山水颇受雪湖影响。 (《中国当代书画家辞典》、《西西斋随笔》稿本)

    江南制造局成立

    同治四年(1865)五月,李鸿章在上海虹口购买美商旗记铁厂,又将上海和苏州两个洋炮厂并入,再加上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来的机器设备,建成江南制造局,也称“上海制造局”、“上海机器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同治六年自虹口迁往高昌庙,不断加以扩充,渐成为清政府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其下属机构包括:机器厂、铸铜厂、铸铁厂、炼钢厂、轮船厂、枪炮厂、火药厂、汽炉厂、公务厅、工程处、炮队营、广方会馆等等。职工人数三千余人,房屋二千余间。其产品主要有枪炮、水雷、弹药、机器等,并能修造轮船,中国第一台明轮蒸汽军舰“恬吉号”即由江南制造局于同治七年制造。江南制造局的创办经费为五十四万三千两,自同治六年起拨江海关二成洋税为常年经费,每年三十至七十万两不等。其机器设备及主要原材料基本上依赖外国,技术大权也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辛亥革命后改称“江南造船所”。江南制造局也于民国六年(1917)改称“上海兵工厂”,抗战爆发前停办,所留厂房及部分机器在抗战中被日本人拆毁,厂地并入江南造船所。

    金陵机器制造局设立

    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自江苏巡抚升任两江总督,将原苏州洋炮局迁往南京,扩充后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简称“金陵机器局”、“金陵制造局”。名义上由清政府委派总办经管,实际大权掌握在英国人马格里手中。该局从外国购置机器,聘用外国工匠作为技术指导,主要生产枪支、火炮、子弹及其它军用物资。到同治八年,已能制造多种口径的大炮、炮车、炮弹、枪弹及各种军用品。光绪五年(1879)以后,金陵机器制造局已成为拥有机器厂三座,翻砂、熟铁、木作厂各两座,以及火箭局、火箭分局、洋药局、水雷局在内的近代军工企业。产品主要供应淮军及本省各防营应用。光绪七年后又添设火药局。其常年经费,自光绪五年后由南、北洋各拨银五万两,以后南洋又加拨一万两,总计十一万两,光绪十一年后又由户部增拨江海、九江、江汉各关税银十万两。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党政府将该局并入上海兵工厂,改称“上海兵工厂金陵分厂”,次年又改称“金陵兵工厂”。

    四川酉阳发生教案

    同治四年(1865),同治七年(1868),四川酉阳地区两次发生群众捣毁教堂,殴毙外国传教士事件。先是,同治三年,法国天主教川东主教范若瑟唆使教徒欺压群众,激起民愤,以致“民教争殴”事件不断发生。次年正月,酉阳县富绅冯仕银等率众焚毁教民房屋,拆毁法国传教士住所。川东各县群众闻风响应,以“诛灭天主教,斩革除根”相号召。七月十九日,冯仕银等又将前来“抚慰教民”的法国传教士玛弼乐痛殴致死。法国公使伯纳格扬言要派兵入川,四川总督骆秉章遂群众冉老五抵命,并赔银八万两。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