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19年大事件 1519年大事记 1519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519年史志

    记录公元1519年大事件列表

    明-公元1519年-己卯-正德十四年-明


    武宗告诫宁王朱宸濠

    正德十四年(1519)五月二十四日,武宗遂遣太监赖义、驸马都尉崔元、都御史颜颐寿告诫宁王朱宸濠:叔祖在宗室,属望尊重,朝臣礼待有加。但道路流传,不无可疑。过去府中典宝副阎顺等赴京奏你不法,朕未轻信。近来言官亦相继奏你势将图谋不轨。廷臣皆说,事关国家大计,宜从长计议,不可掉以轻心。朕念至亲,且不深究。然而,隐忍不言,互相怀疑,非两全之道。往日,我宣宗皇帝,因赵府烦言,特遣驸马袁容等人奉旨前往劝诫,即翻然改悔,献还护卫,至永亨富贵。今遣使致书奉告,可仿此意。今你献还护卫和屯田,归还所夺官民田土,遣散贼党,朕亦俯从宽典,并不深究。此朕至情。

    宁王朱宸濠起兵反叛

    宁王宸濠得知皇帝遣使南下,欲收己权,便破釜沉舟,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乘其生日,地方文武官员入府祝贺之机,称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当日杀死不从其命的巡抚江西都御史孙燧、按察司副使许逵,御史王金、江西布政使胡濂等十余人捕入监狱。授致仕都御史李士实、举人刘养飞为左、右丞相,参政王纶为兵部尚书总督军务大元帅,改年号为“顺德”。布告远近,指斥朝廷。

    王守仁平宸濠

    宁王宸濠集兵号称十万人,从南昌出鄱阳湖。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六日陷南康,次日克九江。七月初一日,宸濠出南昌,自帅水军沿江而下,围攻安庆,欲入南京即皇帝位。时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闻朱宸濠起事,于六月十八日联合江西吉安知府伍文定发兵讨伐。七月十三日,王守仁自江西丰城急赴吉安,调集各路勤王之师八万人,号称三十万人,且力排众议,定计集中兵力攻打南昌。宸濠中计,因久攻安庆不克,果然于七月十五日离安庆回师守南昌。七月二十六日,即在鄱阳湖为王守仁彻底打败,嫔妃淹死,士卒伤亡,李士实、刘养飞、王纶等数百人被俘,宸濠本人束手就擒。李、刘二人于七月三十日死于狱中,宸濠于次年十二月在通州(今北京通县)伏诛,震惊全国的“宁王之乱”至此结束,历时仅四十三日。

    武宗亲征宁王宸濠

    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十四日,武宗下诏南下亲征宁王,命内阁草拟《威武大将军制》,又欲命江彬为威武副将军。阁臣杨廷和坚执不可,武宗切责。廷和称病不出,武宗才罢封江彬为副将军,仍以威武大将军的名义,督将亲征。同月二十二日,武宗命大学士杨廷和及毛纪留守京师,由大学士梁储、蒋冕随驾南下。二十六日,行至涿州时,王守仁奏捷之疏至,且谏阻亲征,武宗意在巡幸江西,遂将此疏秘而不发。廷和、梁储、蒋冕等俱请班师回京,武宗不听,继续南行。时诸权幸欲争平宁王之功,且惧王守仁尽发其交结宁王之罪,到处散布王守仁原与宁王通谋不轨,虑事不成始起兵讨伐。又欲令纵宸濠于鄱阳湖,待武宗自擒。同时命太监张忠,安边伯许泰率禁军入江西。王守仁乘其未至,械押宸濠出南昌,张忠、许泰以威武大将军名义,命将宸濠交还,王守仁不给,遂间道出江西,上书请献俘,再谏止亲征,武宗仍不许。九月十六日,王守仁将宸濠押入杭州交太监张永。并极言江西地方困敝,不堪大军骚扰。十月初八日,大学士杨廷和以及随驾亲征的梁储、蒋冕复请班师回朝。自车驾出发至此,廷臣奏疏达数十次,而武宗终不理会,于十月二十二日从临清出发。十一月初一日过济宁,初六日至徐州,十五日抵达淮安清江浦,三十日入宝应汜光湖捕鱼。十二月初一日至扬州,骑兵夜半遍入人家,掠夺妇女。随从权幸以扬州繁华,要求无所不至,民至重困。十二月十九日抵仪真(今仪征)钓鱼游玩,大选妓女,二十二日行至南京。次年闰八月十二日,始由南京出发返回北京。

    吴俨逝世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阳)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王鸿儒逝世

    王鸿儒(?-1519),字懋学,号凝斋,河南南阳县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郎中。升山西佥事、进副使。正德四年(1509),任国子监祭酒。历南京户部侍郎、吏部左、右侍郎。清正自守,门无私谒,部属不敢私所。其为学,则务求穷理致用。正德十四年进为南京户部尚书。未履任,而宁王宸濠批判,王鸿儒奉命督军饷,背发疽不治,于同年七月初七日卒于官,谥文庄。有《凝斋笔语》、《凝斋集》。

    杨廷和谏阻武宗南巡

    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武宗下诏:朕今将不时巡幸,将南下山东、江南。大学士杨廷和于二月二十日上疏谏阻,报言东南为国家财赋所出之地,近年大水为灾,兼以役繁赋重,民不能堪。若复军旅经过,日费无数,其将何以应付?况里河一带,路狭水浅,今营建大木以及漕运粮船,尚未能如其而至,又加以皇船数多,拥挤而行,大木必不能前进,运船必不能急行,误事非轻。意外之虞,尤为不可测。请陛下居深宫,养身体,则国家幸甚,臣民幸甚。杨廷和上疏之后,部、寺大臣以及科、道亦皆连续上疏,谏止南巡,武宗俱不纳。刑部主事汪金还列举不可南巡的九个理由,尤其请武宗力戒嗜酒,以避免左右群小乘陛下昏醉以市权乱政。时人以为汪金此言实为对症之药。武宗不理,并于二月二十五日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令往南、北两直隶和山东泰山进香求神,命工部急修黄马快船备用。杨廷和再疏,毛澄亦谏武宗自加封号之非。武宗皆不听。三月,科道官纷纷上奏谏阻,有以死相谏者,武宗大怒,杖修撰舒芬等一百零七人于午门,多被杖而死,或调外或罚俸。时以为荣。至四月中,当廷杖时,死者伤者相继,武宗为之感动,方罢南巡。

    李逊学逝世

    李逊学(1456-1519),字希贤,号悔斋,河南上蔡县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弘治九年(1496)升浙江按察司佥事。改陕西,进副使。后三任山东学政,所至务崇宽厚,颇得士心。正德三年(1508)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次年,入翰林院兼侍讲,进户部右侍郎,提督仓场。不久,任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年进为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一年,以奉贺表入京,改为礼部尚书。正德十二年兼学士,掌詹事府事,入内阁,专管诰敕。并奉命教授庶吉士。正德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卒于官,年六十四,赠太子太保,谥文简。

    邓庠致仕

    邓庠(1447-1524),字宗周,号东溪,湖广宜章县(今湖南宜章)人。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行人、御史、两广布政使、南京右都御史,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正德十四年(1519)三月十四日致仕,嘉靖三年(1524)卒,年七十八。有《东溪稿》。

    石玠致仕

    石玠(?-1521),字邦秀,北直隶藳城县(今河北藳城)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由汜水县令召为御史,出核大同军饷,按甘肃、陕西,所上边务,悉中机直。正德中,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召入为兵部右侍郎。历兵部左侍郎兼佥都御史,巡视辽东,出关抚谕海西各部,辽东稍靖。后擢为右都御史掌院事。正德十年(1515),进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正德十四年四月十八日,因论救谏阻南巡诸臣,为权幸所怒,遂引疾归家。正德十六年二月初六日卒,赠太子少傅。

    诏令流民复业

    正德十四年(1519)五月初七日,武宗据山东等省巡按御史奏报,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广诸省流民归田复业,官给道费、粮食、庐舍、牛种,五年后起科田租。

    洪远逝世

    洪远(1450-1519),字克毅,号仙斋,南直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莆田知县,升南京福建道御史、浙江佥事,历副使、按察使、四川、陕西左、右布政使,为官廉洁。再迁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改南京大理寺卿,迁南京右副都御史理院事。不久进南京工部尚书,值宁王宸濠反叛,修城池,治军械,冒暑得疾,于正德十四年(1519)七月二十四日卒于官,年七十。嘉靖中,追赠太子少保,谥恭靖。

    江彬独揽内外大权

    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初一日,武宗命平虏伯江彬提督东厂兼锦衣卫。时张锐居东厂,钱宁掌锦衣卫,而江彬并兼二任,宠贵无尚。自是中外大权皆归于江彬一人。

    潘辰致仕

    潘辰(?-1519),字时用,号南屏,原籍浙江景宁,随从父居京师。幼习儒业,屡举不第。弘治六年(1493)诏举隐居山林才德兼备之士,被荐为翰林待诏。不久,再被荐入内阁诰敕房,掌典籍事。预修《大明会典》成,进五经博士。正德中,刘瑾用事,复降为典籍。已而复故官,升编修,九年后进为太常少卿。潘辰出身布衣,刻苦问学,持身驯谨,办事忠勤,晨入夜归,从无过失,凡有馈遗,坚决谢绝。士大夫重其学行,称为南屏先生。正德十四年(1519)八月二十日致仕,同年十二月十九日谢世。

    抄没钱宁家产

    钱宁与江彬互相争宠,素有矛盾。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宁王宸濠反叛,武宗督将南下亲征。武宗离北京时,令留钱宁居守,钱宁恐离武宗身边,为人发其奸,遂求随驾亲征。同年十一月十五日,武宗至淮安清江浦,江彬于途中尽发钱宁交通宁王谋反事,武宗大怒,遂令收钱宁家属,抄没其家,得玉带二千五百束、黄金十余万两、银三千箱、胡椒数千石,其他珍玩财货不可胜计。

    禁止民间养猪

    正德十四年(1519)十二月十九日,武宗在扬州行,以“猪”与国姓“朱”字异而音同,下令禁止民间养猪,屠杀殆尽,以至无猪可供祭祀,竟以羊为替代。次年二月,大学士杨廷和等请罢养猪及宰杀之禁,武宗不理。至三月初十日,因清明节将至,太常寺奏:陵寝祭牲已有定制,猪为必用之物,请弛其禁。武宗才许解除禁令。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