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1997年 » 1月6日 » 大事记

1997年1月6日 (丙子年冬月廿七)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历史上的今天 04-4-22

    在21年前的今天,1997年1月6日 (农历冬月廿七),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1997年1月6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学术活动中心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这是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洪国藩研究员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利用已完成的水稻12条染色体的BAC库,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取得的这一成果,为最终揭示水稻遗传信息奥秘和农作物育种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稻基因组由12条染色体组成,总长度为4.3亿核苷酸,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包括三大内容,即水稻基因组遗传图、物理图的构建和DNA全顺序的测定。开展水稻基因组研究的有日本美国印度韩国菲律宾等国家,日本已于1994年首先构建了水稻基因组的遗传图,从而使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成为该领域攻坚战的制高点。

    在水稻基因组研究计划中,物理图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根据物理图不仅能够为最终解开水稻的全部遗传信息之谜奠定基础,而且可以通过定位克隆等多种现代技术,高效而系统地为农业遗传育种提供所需的重要基因及有关信息。我国构建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特点是:(1)分辨率(基本尺度)为12万核苷酸。这样高的分辨率使得DNA全顺序测定能够直接进行,同时简化了获得所需基因的步骤;(2)含有565个遗传分子标记,许多标记间的物理距离已测出,这将大大加快获得禾谷类作物所需基因的速度;(3)含有近100个通用的遗传分子标记,这些遗传分子标记在大麦、小麦、燕麦、玉米、高粱、甘蔗等六种主要作物的基因组中是通用的。因此,水稻基因组物理图的构建对农业遗传育种将产生重大作用。

    洪国藩研究员在前不久召开的国际水稻分子生物学会议上报告这项成果后,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学者主动表示愿与中国科学家进一步合作。

延伸阅读:历史今天1月6日

    1972年 中央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陈毅逝世

    1412年 法国女英雄贞德诞生

    2016年 朝鲜宣布第一枚氢弹成功试验

    1941年 国民党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935年 中国工农红军占领遵义城

    1986年 美国《时代》周刊选邓小平作封面人物

    1938年 新四军军部成立

    1547年 伊凡四世加冕亲政,成为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2009年 新疆鄯善县火焰山下发现清朝干尸

    1955年 英国喜剧演员“憨豆先生”罗温·阿特金森出生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http://www.lyhfsm.com/d/19970106.htm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想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呢?

日期查询

月份

  •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我来说两句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lssdjt@qq.com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