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16年大事件 916年大事记 916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916年史志

    记录公元916年大事件列表

    五代十国-公元916年-丙子-贞明二年-五代十国


    梁军突袭晋阳

    后梁贞明二年(916)初,晋王李存勖与梁将战于河北之际,梁末帝用王檀之策,发河中、陕、同各镇兵马三万人出阴地关(今山西霍县北),突至晋阳(今山西太原)城下,昼夜急攻。河东对此毫无防备,且大军正在河北鏖战,城中只有征集诸司工匠及市民坚守,数度濒临破城险境。河东监军张承业大惧。其时退居太原的代北故将安金全主动请缨,率子弟及退休老将数百人出城袭击敌师。适晋潞州(今山西长治)所遣援兵亦至,共击梁军,伤其十之二、三,梁军大掠而还。

    吴越绕道入贡于梁

    梁贞明二年(916)七月,梁嘉吴越王钱镠贡献之勤,特加谬诸道兵马元帅。吴越与梁之间隔有淮南杨氏(政权杨氏不附梁,且系吴越敌国),钱镠召人使梁,人皆视如畏途。梁贞明二年(916)五月,钱镠以浙西安抚判官皮光亚(日休子)为使,假道闽之建州(今福建建瓯)、汀州(今福建长汀),跨虔州(今江西赣州),然后假道楚之郴州,经潭州(今湖南长沙)、岳州(今湖南岳阳),仍假道荆南入贡于梁。至贞明四年虔州为吴攻取,吴越遂改由水路出海,经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登陆始达大梁(今河南开封)。

    蜀取岐宝鸡、陇州

    前蜀通正元年(916)、后梁贞明二年八月,蜀以王宗绾等帅十万兵自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攻岐元宝鸡,以王宗播等领兵十二万出秦州(今甘肃秦安北)取岐之陇州(今陕西陇县)。十月,王宗绾等出大散关,破岐兵,取宝鸡;王宗播等出故关,攻陇州,岐保胜节度使李继岌(桑宏志)弃州降蜀。两军会同攻凤翔,会天大雪,蜀撤军。

    晋尽取梁河北地

    晋自后梁贞明二年(916)二月大败梁军后,乘胜连下梁之卫州(今河南汲县),取惠州(即磁州,今河北磁县),又拔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六月,晋攻邢州(今河北邢台),梁保义节度使闫宝据城以守。八月,梁昭德节度使弃相州(今河南安阳)而逃,闫宝闻相州已破,亦举邢州而降。九月,梁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守将亦降。时梁贝州(今河北南宫东南)刺史张德源已据州抗晋逾一年,至此亦有降意,但为部下将士所杀,仍婴城拒守,直至城中粮尽以人为食,方请求携械出降,约事定再释甲兵。晋俟其降后,围而杀之,三千人尽死。至此,梁河北州县尽入晋图版,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尚为梁守。

    契丹寇晋

    后梁贞明二年(916)、契丹神册二年八月,契丹王耶律亿(阿保机)帅诸部兵马三十万,号称百万军取道麟州(今陕西神木北)、胜州(今内蒙托克托西南),乘晋不备,攻陷河东蔚州(今河北蔚县),虏据武节度使李嗣本,转而又攻云州(今山西大同),晋大同防御使李存璋全力拒敌。九月,晋王李存勖亲自领兵救云州,行至代州,契丹闻讯撤军,王亦还。遂以李存璋为大同节度使。

    闽浙、晋楚通好

    后梁贞明二年(916)十二月,吴越王钱镠为子钱传瓘迎娶闽王审知次女,自是,闽与吴越通好。楚王马殷闻晋王平河北,遣使通好,晋王亦遣使报之。

    前蜀改元天汉

    前蜀通正元年(916)、后梁贞明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蜀大赦,改明年为天汉元年,国号“大汉”。

    闽铸铅钱

    后梁贞明二年(916),其年闽铸铅钱,与铜钱同时流通。

    契丹称帝建元

    辽神册元年(916)十二月,契丹王耶律阿保机自称皇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国人称他为天皇帝(为辽太祖)。契丹原为胡服骑射之族,部落众多,各部为疆域、猎物等争夺不断。阿保机以良策治军,所在部落日见昌盛,终于统并契丹八部,遏止了纷争。塞外物资匮乏,契丹族便开始了南下的侵扰。而此时的中原之地也是群雄逐鹿,于是中原河北的地方势力亦时常勾引契丹以为外援,契丹则从中取得实惠或好处。在互相的利用与被利用中,契丹族加强了与中原的接触,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政治制度给阿保机以巨大的震憾。阿保机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于是仿效汉制,以妻述律氏为后,备置百官,又在城南别建汉城,以充汉人。阿保机自此之后野心更盛,“颇有窥中国之志”。

    契丹以韩延徽为相

    先是韩延徽为刘守光参军,为守光求援于契丹,阿保机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述律后以为延徽能守节不屈,乃今之贤者,宜礼而用之。契丹遂以为谋主。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能威服诸国,延徽之力居多。久之,延徽逃奔晋阳,欲事晋王,晋王掌书记王缄病之,延徽惧祸,东归幽州省母后,复归契丹。阿保机称帝,即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因感晋王知己,劝契丹勿深入为寇,故终后唐庄宗之世,二国无大战,延徽亦有力焉。

    大梁禁军之乱

    贞明二年(916),梁军二月败于元城,军心摇乱。四月,遣捉生都指挥李霸帅所部千人往杨刘(今山东东阿北)戍守。众人十九日离大梁(今河南开封),当晚又返回城中,大噪,并纵火剽掠,攻皇城建国门,梁末帝登楼拒守。龙骧军都指挥使杜晏球以五百骑屯球场贼欲焚楼,晏球见贼无甲胄,乃出骑击之。帝呼曰:“非吾龙骧之士乎!谁为乱首?”垒球曰“乱者唯李霸一都,余军不动,迟明,臣必破之。”既而晏球平乱,合营皆族之。以功除单州刺史。

    吴广陵宿卫之乱

    后梁贞明二年(916)二月十六日夜,吴广陵宿卫将马谦、李球劫吴王杨隆演登楼,发库兵讨徐知训。知训将出奔,严可求曰:“军城有变公先弃众自去,众将何依!”知训乃止。众犹疑惧,赖可求镇定,府中稍安。明日,诸道副都统朱瑾自润州至,于牙城南门外望马谦等兵阵,曰:“不足畏也。”返顾大众,举手大呼,乱兵皆溃(史言吴兵畏服朱瑾)。擒马谦、李球等斩之。

    辽太祖耶律亿神册元年 前蜀高祖王建通正元年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