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元862年-壬午-咸通三年-唐
敕长安两街四寺置戒坛度僧
懿宗崇佛,怠于政事,即位以来,于宫中设讲席,自唱经,抄录佛经;数次巡视京城诸寺院,施舍无度;还在咸泰殿筑坛为内宫寺尼受戒,两街僧、尼皆入宫参加受戒仪式。咸通三年(八六二)四月,懿宗敕令左、右街四寺(慈恩寺、荐福寺、西明寺、庄严寺)各置戒坛,度僧、尼三至七日。
蔡京奏罢安南戍兵
咸通三(八六二)二月,唐廷以南诏屡犯安南(今越南河内),征发诸道兵三万人戍守之。五月,岭西(今广西南宁)节度使蔡京忌安南经略使蔡袭立功,奏称边防无虞,安南戍兵虚费衣粮,馈运艰难,请罢兵各归本道。朝廷准许。蔡袭屡上奏言群蛮伺探日久,不可无备,请求留五千戍兵,朝廷当政者不听。
武宁军乱
武宁(今江苏徐州)前任节度王智兴擅募勇悍之士二千人,号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七军,每月以三百人轮番卫戍节度使府。其后节度使多为文臣,其兵渐骄,小不如意,即众起喧哗,驱逐主帅,要求赏赐。新任节度使温璋治军严明,武宁骄兵惧之。温璋安抚士卒,而骄兵始终猜疑。咸通三年(八六二)七月。骄兵哗乱,驱逐温璋。朝廷知璋无辜,八日,以璋为邠宁(今陕西彬县)节度使;以浙东(今浙江绍兴)观察使王式为武宁节度使。
南诏再陷交趾
咸通三年(八六二)十一月,南诏率群蛮五万人再犯安南(今越南河内)。都护蔡袭告急,敕发荆南、湖南两道兵二千人,桂管(今广西桂林)义征子弟三千人,奔赴邕州,由岭西节度使郑愚统辖增援。十二月,南诏围攻交趾城,蔡袭据城坚守,再求增兵。敕发山南东(今湖北襄樊)弓箭手千人赴援。四年正月,救兵未至,而交趾城已陷落。蔡袭左右皆死,袭徒手力战,身中十箭,遂溺海而死。幕僚樊绰携都护印浮富良江走免。荆南将元惟德率将士四百人战死。南诏留兵二万,使其将思缙守交趾。附近夷獠皆归附南诏。敕诸道兵退还,分保岭西。
樊绰撰《蛮书》
咸通三年(八六二)二月,樊绰随安南经略使蔡袭赴任后,奉命深入南诏侦查虚实。四年正月,南诏攻陷交趾,蔡袭身亡,绰携都护印浮富良江走免。次年六月,绰受任夔州都督府长史,访问黔、泾、巴、夏四邑民族情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他参考前人著作(袁滋《云南记》等),撰成《蛮书》十卷,又名《云南志》、《云南史记》、《南蛮书》等。该书系现今仅存唐人有关云南地区专著,是研究南诏及邻近各国历史的主要文献,史料价值极高。原书已佚,今本系从《永乐大典》辑出。现通行本有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出版向达《蛮书校注》;一九八五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赵吕甫《云南志校释》。
蔡袭为安南经略使
咸通三年(八六二)二月,南诏兵再进犯安南(今越南河内),经略使王宽屡上奏告急。诏以前湖南观察使蔡袭代宽为安南经略使。命许、滑、徐、汴、荆、襄、潭、鄂等道共出兵三万人,由蔡袭统辖赴安南抵御南诏。南诏闻唐兵强盛,遂退走。
蔡京为荆襄以南宣慰安抚使
左庶子蔡京,性贪虐多诈,宰相皆以京有吏才。咸通三年(八六二)二月,宰相以南诏、群蛮屡扰边,奏请以蔡京制置岭南军事。三月,蔡京还长安,言岭南事宜称旨,懿宗以京为荆襄以南宣慰安抚使。
蔡京奏请分岭南为东、西两道
岭南旧分五管:广(今广东广州)、桂(今广西桂林)、邕(今广西南宁)、容(今广西容县)、安南(今越南河内),皆隶属岭南节度使。咸通三年(八六二)四月,荆襄以南宣慰安抚使蔡京奏请分岭南为两道节度,懿宗准奏。五月,敕以广州为东道节度,邕州为西道节度。割桂管龚(今广西平南)、象(今广西象州东北)二州,容管藤(今广西藤县)、严(今广西来宾东)二州隶属邕州。以岭南节度使韦宙为东道节度使,以蔡京为西道节度使。
王式诛武宁骄兵
咸通三年(八六二)七月,武宁(今江苏徐州)骄兵作乱,驱逐节度使温璋。懿宗诏以浙东观察使王式为武宁节度使。时式率忠武(今河南许昌)、义成(今河南滑县)两军千余人镇压裘甫起义,仍在浙东。懿宗即命式率忠武、义成军赴武宁。骄兵闻讯甚惧。八月,式至大彭馆(今徐州城外),骄兵派人出城迎谒。式入城就任三日,宴忠武、义成两军将士,欲遣还镇。两镇将士皆披甲执兵,式遂命围骄兵,皆诛杀,银刀都将邵泽等数千人尽死。
敕减武宁节度兵额
咸通三年(八六二)八月,王式诛武宁骄兵数千人。廿八日,懿宗以武宁屡为兵乱,敕减节度兵额,置徐州团练使。隶属兖海(今山东兖州)节度使;以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改隶淮南道(今江苏扬州);于宿州(今江苏)置宿泗都团练观察使。留武宁将士三千人守徐州,其余皆分隶兖海和宿泗。
蔡京苛政被逐
岭南西道(今广西南宁)节度使蔡京为政苛虐,设炮烙之刑,军民愤怒。咸通三年(八六二)八月,邕州将士驱逐蔡京。京奔藤州(今广西藤县),伪作朝廷敕书及攻讨使印,召募乡丁及土军回攻邕州。其乌合之众,一触即溃。遂逃依桂州,桂州人拒而不纳。京无路可投。朝廷闻讯,敕赐其自尽。以桂管观察使郑愚为岭西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