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5年大事件 1885年大事记 1885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885年史志

    记录公元1885年大事件列表

    清-公元1885年-乙酉-光绪十一年-清


    镇南关大捷

    光绪十年(1884)十二月,法军大举进攻越南谅山,后一起闯入中越边境重镇镇南关(今友谊关)。冯子材率王孝祺、王德榜、苏元春等部在镇南关的关前隘筑长墙、掘壕沟,部署兵力。光绪十一年(1885)二月初七日,法军统帅尼格里率兵二千余人分三路直扑关前隘,被苏元春、王孝祺等部击退。初八早晨,法军主力猛攻长墙,冯子材奋勇当先,率军抗敌,夺回了关前隘的东岭、西岭。越南义民千余人前来助战。法军三面受敌,败逃关外,退回谅山。十四日收复谷松、观音桥等地,法军只得退回到北宁、河内。是役,法军死伤二百八十七人。十五日,法军败讯传到巴黎,茹费理内阁被迫辞职。清朝政府却乘胜求和,命前线清军限期撤回境内。

    临洮大捷

    光绪十一年(1885)二月八日,冯子材率清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的同时,在北越西线,岑毓英率滇军、刘永福率黑旗军在临洮大败来犯的法军,并乘胜克复广威、黄岗屯、鹤江、老社等十数州县。

    中日订立《天津会议专条》

    中日《天津会议专条》又称《天津条约》或《朝鲜撤兵条约》。光绪十一年(1885)正月二十八日,日本全权大臣尹藤博文抵达天津,同李鸿章谈判关于“甲申政变”后的朝鲜问题。从二月十八日到三月初一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先后举行六次会谈。三月初四日,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共三款: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日后朝鲜若有变乱或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派兵,彼此应先行知照,事定仍即撤回;两国均不代朝鲜练兵。

    《中法新约》签订

    《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又称《李巴条约》。光绪十一年(1885),正当中国抗法斗争胜利在望的时候,清政府却乘胜求和,与法国签订了《巴黎停战协定》,下令前线各路清军限期撤兵。三月二十九日,清政府指派李鸿章为谈判代表,和法国政府代表、驻华公使巴德诺(Jules Patenotre)在天津开始谈判中法正式条约。四月二十七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主要内容为:一、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二、在中越边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通商地点,允许法国在此设立领事,并准法商居住;三、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进出口货物的商税;四、中国日后建筑铁路应向法国商办;五、法军撤离台湾、澎湖。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中国云南和广西地区。

    中英订立《烟台条约续增专条》

    光绪十一年(1885)六月初七日,曾纪泽与英国外相沙里斯伯利(Lord Salisbury)在伦敦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鸦片入口,每箱(百斤)向海关一并缴纳税厘一百一十两(正税三十两、厘金八十两)后,由华商持凭单运往内地销售,中途不再征收任何捐税。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设立

    光绪十一年(1885)九月初六日,清政府为收回海军统一指挥权,在北京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以醇亲王奕譞为总理大臣,庆郡王奕劻、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会办,正红旗汉军都统善庆、兵部右侍郎曾纪泽为帮办。实权仍由李鸿章掌握。李利用海军衙门整顿海防名义,大力购置外国船舰,并将南洋及福建水师较好的船只都拨到北洋,以扩充北洋海军;又在“以利海防”名义下,管理开办铁路事务。光绪十四年(1888)编成北洋舰队,制定了《北洋海军章程》,设置了提督、总兵等海军官职。海军经费原定每年四百万两,李鸿章为向慈禧太后和奕譞献媚,同意将海军经费移建颐和园之用。光绪十四年(1888)以后,便不再添置新舰。光绪十七年(1891)以后又停止购买军火。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遂将海军衙门裁撤。

    樊少云逝世

    樊少云(1885——1962)上海市崇明县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分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擅长山水画、民族音乐。具有一定水平。

    天津武备学堂创建

    天津武备学堂是清末第一所新式陆军学校。光绪十一年(1885)五月初五日,直隶总督李鸿章上奏清廷,请在天津设立武备学堂。其规制略仿西洋陆军学堂,聘用德国人为教官。经费由北洋海防经费内开支。最初挑选各营中弁目 入堂肄业,文员愿习武者亦一并录取,学生一百余人。学习天文、舆地、格致、测绘、算化诸学,炮台、营垒诸法,演习马队、步队、炮队及行军、布阵、分合、攻守诸式,并兼习经史文义。初仅肄业一年,考试及格,便发回各营。后逐渐延长年限,选派年轻学生肄业。光绪二十二年(1896),有学生二百任人,分设马队、步队、炮队各科。毕业生多入湘、淮旧营,北洋系将领多出自该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时被焚毁。

    浙江仙居起义

    光绪十一年(1885)五月十六日,浙江台州仙居可老会成老大率众二千余人起义,围攻县城。因事机不密,台州府预先派兵增援。会众被清军打败,成老大被捕。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