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公元1851年-辛亥-咸丰元年-清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
咸丰元年(1851)七月初十日,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规定俄国得在伊犁、塔城设立领事馆,俄国商人在该地享有免税贸易及领事裁判权等特殊权益。从此,沙俄商品大量涌入新疆地区。此外,该条约的签订,不仅使沙俄获得巨大经济利益,而且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成为沙俄对中亚地区深入侵略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官村激战
咸丰元年(1851)八月二十日,太平军在广西平南官村一带大败清军向荣部,取得自金田起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先是,七月十五日,太平军与清军在紫荆山西之双髻山作战不利,被迫突围。十九日,洪秀全于茶地下诏,要求全国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以杨秀清负责全军的军事指挥,各军各营皆必须听其将令。二十六日,为严肃军纪,又杀死临阵退却的黄以镇。经过一系列整顿,太平军战斗力大为加强。八月十六日中秋之夜,太平军分三路自新墟出发,经五峒山东至平南县之思旺、官村一带,清军副都统乌兰泰部纵火焚掠新墟,提督向荣率部尾追,于二十日亦到达官村,扎营数十座。太平官在冯云山、肖朝贵等率领下,乘敌立足未稳,突袭劫营,大获全胜,阵斩千总杨成贵,缴获大批军火、器械、粮草、服装等军用物资。向荣部全军崩溃,只得收拾残兵,退入平南县城,托病月余不出,自言是其从军数十年来从未有过之大败,并因此丢了提督顶戴。官村之战后,太平军乘胜北上大旺墟,沿大同江水旱两路直指永安州。
太平天国永安建制
咸丰元年(1851-1852)冬,太平军在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史称“永安建制”。先是,该年闰八月初一日,太平军将领罗大纲等率军攻克永安城。是为太平军自金田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初七日,洪秀全进入永安。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下诏,封杨秀清为东王、肖朝贵为西王,列一等;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列二等;石达开为翼王,列三等。西王以下皆受东王节制。又封秦日纲为天官丞相、胡以晃为春官丞相,其余有功将士均晋封官职。十二月十四日正式颁行天历,废清朝纪年,以金田起义之年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本年为壬子二年。规定一年为三百六十六日,单月三十一日、双月三十日,立春、清明、芒种、立秋、寒露、大雪六节气为十六日,其余十八节气皆十五日。仍以干支纪年,但将地支中“丑”改为“好”、“卯”改为“荣”、“亥”改为“开”。又颁布“太平礼制”,规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尊卑等级和烦琐的礼仪制度。另外,洪秀全还多次诏令全军不得私藏所获财帛等物,一切金宝绸帛尽归天朝圣库,违者议罪;不得违反十款天条;不要受清军诱惑以及命人民蓄发;刊刻颁行太平天国官方文书等等。“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政权奠定了初步规模。
捻军起义爆发
咸丰元年至四年(1851-1854),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纷纷举行起义,并逐渐汇合在一起,号称“捻军”,成为太平天国以外另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捻军,最初称捻党、捻子。起源于清初,本为淮河两岸贫苦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秘密团体,以后逐渐扩大到山东、河南、苏北等地。成员包括农民、手工业者、盐贩、渔贩、游民、裁撤兵勇和下层知识分子。早期主要以抗粮、抗差、吃大户、劫富济贫等为主要活动,一般数十人至数百人为一股,谓之一捻、出则为捻,居则为民,互不统属,也无统一纲领、旗帜,各部首领皆称为“捻头”、“趟主”等。太平天国兴起后,各地逐渐掀起反清起义高潮。河南、安徽等地捻党群起响应。咸丰元年,南阳捻党乔建德聚众两千在角子山起义;李大、李二聚众千余在南召起义;凤阳、颍州等地捻党也纷纷起事。咸丰二年初,安徽毫州和盐贩子张乐行及龚得树等著名捻头,在安徽蒙州雉河集聚众万余发动反清起义,一度攻占河南永城,遂开始有“捻军”之称。十月,永城冯金标、毫州朱洪占、宿州李殿元等十八人分别结捻起义,拥立张乐行为总首领,在蒙城、毫州一带从事反清斗争。咸丰三年四月太平军北伐,进一步推动了各地捻军起义的发展。五月夏邑王冠山起义,六月阜阳李士林、固始刘吉元、霍丘与固始边界的李昭寿、薛之元等分别起义,九月蒙城、毫州一带五十八捻联合,以武大僧、马和尚、陆凤、汪邦位为首领,号称“四大天王”,积极开展反清活动。咸丰四年二月,北伐援军由皖北入豫,苏天福率众起义至永城,当地捻党四千余人起义响应;雉河集、义门集地区白莲教兼捻军首领张捷三聚众万人起义,自称“太平顺天王”,树“太平天国金田正将军”旗号。各地捻军起义的爆发,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军的北伐。
陆恢逝世
陆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友奎。原籍江苏吴江,卜居吴县(今江苏苏州)。书工汉隶。画则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一不能。少从刘德六游,习花果、翎毛。尝过僧寺,见十八应真像,即以纸墨画为描摹而归。后晤吴大澄。相与谈艺,大悦,纵观吴之所藏,上窥唐、宋,下模元、明,艺事大进。旋客吴幕,得游三湘、辽东名胜。所历既广,笔意益苍劲遒丽,古拙幽深。尝作衡山记游图八幅。诩为生平杰作,谓可媲美黄易访碑图。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张之洞任江督,集海内名画家补绘王元恽所进承华事略,以恢总其事。图中衣冠、彝器悉准历代制度。中年归苏州,潜心缋事,考订金石文字,垂三十年。为清末民初江南老画师,从游者数十人。卒年七十。
周锡能案件发
咸丰元年(1851)十一月二十九日,太平天国破获周锡能反叛案件。周锡能,广西博白人。早年为博白拜上帝会骨干,与黄文金等率众参加金田起义,受封军帅。咸丰元年五月,太平军转战象州时,周锡能请准返回原籍,以团接未能入伍之会众为名,招得一百九十余人,投靠清钦差大臣赛尚阿,被许以六品顶戴,命其潜回太平军为内应。十月二十一日,周锡能带朱八、陈五回到永安,窥探城防虚实,策动监军朱锡琨、巡查黄文安等叛变,并企图行刺太平天国领袖,配合清军夺取永安城。杨秀清根据其逃出敌营的可疑情节及回来后的诡秘行动,又查知其拉拢朱锡琨、黄文安等的夜间谈话,断定周锡能为“反骨妖人”。二十九日,当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前来议事时,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锁拿周锡能,审讯出其企图“内应谋反”罪行,第二天将其全家及同谋者斩首示众。
清文宗奕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