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公元1841年-辛丑-道光二十一年-清
《穿鼻草约》签订
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初三日,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琦善因沙角、大角炮台失陷,背着清朝政府与英国全权代表义律议定《穿鼻草约》(亦称《川鼻草约》)。主要内容为: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烟价六百万元,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英军撤出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琦善不敢据实奏闻,诡称赔款为“商欠”,割香港是许英人在外洋一小岛“泊舟寄居”。但又做贼心虚,终于未敢在条约上加盖钦差大臣关防。英国方面则不待条约正式批准签字,就片面宣布《穿鼻草约》成立。并于正月初四强行占领香港。广东巡抚怡良以义律在香港发出的布告为证,向道光帝参揭琦善私割香港。道光帝大怒,宣布不承认此约,下令逮捕琦善,查抄家产入官。二月初六,琦善被革职。锁拿解京,以祁(土贡)代为两广总督。
清政府对英宣战
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初八日,清政府对英宣战。沙角、大角炮台陷落的消息传到北京后,道光帝大为恼火,立即发布上谕通告中外,声讨英国侵略行为,宣布调川、黔、湘、赣各路军队开赴广东,调鄂、湘、皖各路军队开赴浙江,决心对英军“痛加剿洗,聚而歼旃”。同时要求伊里布克日进兵,收复定海,命琦善激励士卒,奋勇直前。又诏命御前大臣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赴粤主持军务大事。
虎门激战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初三日,虎门之战爆发。义律得悉清朝对英宣战,调大军前来广东消息后,乘奕山等迟迟未到之机,先发制人,派人清除钉在海中的木桩,大举进攻清军虎门一带阵地。初五日,英军以十八艘兵舰包围横档、永安两炮台。该处为虎门要塞的中心门户,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曾经惨淡经营,整修炮台,安置木排铁链。但自琦善到粤后,水勇被裁,海防渐弛,所置木排等大多为风浪冲散。英军逼近虎门时,关天培派总兵李廷钰请求琦善增兵。时琦善手握重兵,仅驻防八旗兵、督标兵及抚标兵即不下万人,而镇守炮台之兵每台不过数百。但琦善拒不发兵。初六日拂晓,英军乘上风向炮台发起进攻,清军奋力反抗,因炮台四面环水,弹药、援兵皆为英舰阻隔,终于失守。同时,靖远、镇远、威远,巩固等炮台也遭到英军进攻。六十二岁老将关天培在靖远炮台率军死战,身受十余处伤,仍亲自燃放大炮。英军从后面登陆,关天培手刃数敌,壮烈牺牲。守台将士四百多名皆战死。炮台陷落。不久,镇远、威远等炮台相继失陷,虎门要塞落入敌手。初七日,英舰开入珠江,乌涌炮台陷落,林则徐所购西洋大炮及原存旧炮三百八十门全被英军抢走,英军乘胜占领距广州仅二十里的猎得、二沙尾。至此,广州门户洞开。
台湾军民抗英斗争
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至次年二月,台湾人民掀起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高潮。早有道光二十年九月,英国军舰就曾窜抵台湾鹿耳门外洋,被台湾兵备道姚莹、总兵达洪阿督水师击退。道光二十一年八月,英军在进犯闽、浙沿海的同时,再次窜扰台湾。八月十六日,英军运输船“纳勃达”号在鸡笼万人堆洋面触礁下沉,船上英军纷纷乘舢板逃命,为鸡笼守备许长明等追捕,毙敌三十余人,生俘一百三十三人,缴获大量武器、地图等物。次年正月三十日,英军三桅兵船一艘驶入淡水、彰化之间大安港。守港清军伪饰渔船,命人扮作渔夫诱使英舰由土地公港驶进,触礁,岸上伏勇当即驾船围捕,俘敌五十四人,缴获英军从宁波掠得的兵器、号衣、旗帜等物。
第二次定海激战
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十七日,英军再次攻陷浙江定海。先是,英军为增援广东,于当年正月撤出定海。清廷命葛云飞为定海镇总兵,又调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协助防守定海。葛云飞等到定海后,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整顿军队,加强海防。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率军攻陷厦门之后,第二次进犯定海。八月十二日,英般云集舟山洋面,向定海发炮猛攻。定海守军五千,在军粮匮乏,每日每人只得光饼六两甚至稀饭三碗的情况下,枵腹作战六昼夜,给英军以沉重打击。十七日,英军以猛烈炮火向定海城后晓峰岭发起猛攻,守军无炮,只能用抬枪御敌。下午,英军从晓峰岭登陆,攻入县城,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等相继战死,定海再次陷落。
镇海失陷
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二十六日,英军在攻下定海后,又向镇海发起进攻。驻守在镇海前线,负责浙江海防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一贯主张坚决挤占,反对投降。战前,裕谦集众宣誓,表示决不退却,决不议和,誓与镇海共存亡。广大爱国官兵在裕谦的激励下,士气极为高涨。面对英军疯狂的进攻,裕谦亲自登城,指挥守军重创敌人。但是,扼守镇海城外招宝山的浙江提督余步云却贪生怕死,不等英军来攻,先挂起白旗,英军一登岸,余步云立即丢弃炮台,西逃宁波。镇守金鸡山的总兵谢朝恩战死。英军居高临下,俯攻镇海,裕谦见事不可为,投水自尽,为亲兵所救,次日至余姚服毒殉职。镇海陷落。
龚自珍去世
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十二日,龚自珍病逝于丹阳云阳书院。道光朝中叶以后,龚自珍鉴于社会危机逐渐加重,不甘埋首考据之学,先后创作《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等一系列文章,揭露当时社会黑暗,抨击专制制度,大声疾呼“更法”、“改图”,对土地占有、八股取士、官制职掌、币制税制、西北边防、东南海防等问题提出改革主张,开知识界“慷慨论天下事”之风气。龚自珍强调改革是历史之必然,他忠告清朝统治者,“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道光十八年十一月,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龚自珍作《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痛斥英国鸦片走私,激励林则徐坚决禁绝鸦片,决不能“游移万一”。对破坏禁烟的官吏绅商,应杀一儆百;对侵略者更要“修整军器”,加强防御。龚自珍善诗文,为文博奥纵横,诗词风格清新,自成一家,号称“龚派”。哲学上既反对孟子“性善论”,又反对荀子“性恶论”,主张“性无善无不善”。在历史观方面具有变易、进化观点,所以对许多问题的探求、研究中能注重其发展变化情况。后人将其所留二百多篇文章、五百余首诗词辑成《龚自珍全集》。
陆润庠逝世
陆润庠( 1841——1915),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状元,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光绪庚子(一九零零)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狩,达行在,代言草制。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谥文端。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气重,士禄之书耳。曾主讲上海橤珠书院。卒年七十五。按海上墨林作辛亥后五年(一九一六)卒,年七十六。
李兆洛逝世
李兆洛(1769——1841),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嘉庆十年(一八零五)进士,官安徽凤台知县。嗜临池,逮经三纪,古人之作,所见日多,摹仿之勤,不间寒暑,遂善书法,尤工草书。精考证,著书甚富,尤精舆地之学。所绘历代舆地沿革图及地理韵编颇详核。所制天球及运球之法,与古仪器合,而精巧过之。 罢官后,主讲暨阳书院,成就人才甚众。卒年七十三。
黄钺逝世
黄钺(1750——1841)安徽当涂人。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零)进士,官户部尚书,谥勤敏。工诗文、书画。善山水,所作层峦叠嶂,不使人一览而尽,深得其乡萧云从遗韵,晚年专学王原祁,笔更苍厚。兼善花卉,尤长画梅。进呈画幅,每邀御赏,与董邦达时称董黄。内府所藏名迹俱经其鉴定,一时士大夫好六法者多执贽其门。年九十余,目失明,自号盲左,犹能作书。摹印师承秦汉,秀妩中具刚劲之致。卒年九十二。著左田诗钞、左田画友录、画品。
广州激战
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英广州之战爆发。四月初,清朝对英宣战后,双方均增兵广州。二月初九日,英国陆军少将卧乌古率两船英兵到广州,准备新的进攻。两天后,清朝参赞大臣杨芳也带兵到达广州。杨芳认为,英军之所以迅速攻占虎门,是因为有“邪术”,只要破其“邪术”,则不攻自败。因此,他一到广州,立即命人搜集民间马桶,盛以女人粪尿,作为破敌法宝。又用纸扎草人,建道场,祷鬼神。满以为可以一举破敌,谁知“邪术”未破而英军已抵广州城下。三月二十三日,将军奕山到达广州。他虽贵为皇侄,却对行兵布阵之法一窍不通,只知日夜饮酒作乐,希图侥幸成功。四月初一,奕山决定乘夜火攻英军,乃派出兵勇一千七百余人,暗携火箭、火弹、喷筒、钩镰等物,于傍晚出城,分伏三路,约定夜十一时闻炮齐起,突袭白鹅潭英船。是夜,火炮齐鸣,战场上不断传来捷报,奕山极为得意,于帅府大摆庆功宴。谁知第二天清早一查,清军只损失了几只舢板,反而泊于珠江两岸的民船被烧毁一大片。初二日英军反扑,以军舰三艘进攻西炮台,汽船一艘进攻泥城港,放火焚烧清军大小兵船三十九艘、火艇三十余艘。数天之中,清军全线溃败,逃入广州城中,城外炮台皆为英军占有,广州城陷于英军炮火之中。初六日,英军集中炮火猛轰城北贡院奕山住所,奕山急忙在城头竖起白旗,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向英军乞降。初七日,奕山接受英军提出的全部条款,签订《广州和约》。广州之战终于清朝惨败而告结束。
《广州和约》订立
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初七日,清靖逆将军奕山,因广州战役失败,不得不接受英军提出的全部条款,签订《广州和约》,规定:清方于一星期内缴纳广州“赎城费”六百万元,赔偿英国商馆损失三十万元,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六十英里以外,英军撤出虎门。事后,奕山一面就地搜刮赔款,一面以谎言欺骗朝廷,将大败说成大胜,自己求降说成英人乞求通商,赔款说成商欠。道光帝闻报,批道:“该夷性等犬羊,不值与之计较”,“朕谅汝等不得已之苦衷,准令通商”。批准了《广州和约》,以期早日结束战争。但英国侵略者并不以此为满足,旋即撕毁和约,扩大侵略战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
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掀起武装抗英斗争。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北约五里地方。广州战役开始后,英国侵略者的暴行及清廷的无能,激起三元里一带人民群众的义愤。在《广州和约》签订前一天的四月初六日,广州城北各乡义勇首领齐集牛栏冈,议定联防抗英,“一乡锣响,众乡皆出”。初九日,盘踞四方炮台的小股英军窜到三元里一带抢劫行凶,调戏妇女。村民鸣锣报警,菜农韦绍光等当场击毙英军十余名,其余抱头鼠窜。为防英军报复,村民集会于村北三元古庙,约定以神座一面三星黑旗作为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举人何玉成等士绅联络附近一百零三乡人民共商抗敌大计,利用“社学”建立起一支由农民,渔民、纺织、打石及烧炭工人,会党成员和爱国士绅组成的人民反侵略武装力量。初十日清晨,五千义勇进攻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英军司令臣乌古派布尔利少将留守炮台,自率英军两千出外迎战。义勇将英军诱至牛栏冈一带丘陵地区,手持刀矛锄把的农民从四面八方杀来,“不呼而集者数万人”,将英军团团围困。下午一时,大雨倾盆而下,英军火药受潮,枪炮失灵,仓皇撤退。参战农民将英军分割包围,展开肉搏,计杀死英军毕霞少校等近五十名,生俘十余人,缴获大量战利品。下午四时,臣乌古带英军逃回四方炮台。十一日,广州附近番禺、南海、花县、增城等县四百余乡义勇数万人,前来与三元里人民汇合,将四方炮台层层包围。英军躲在炮台中不敢出来,派汉奸混出重围,向广东官府告急,并威胁说:“再有义勇相扰,则将打破议和,大举进攻。”奕山大骇,急令广州知府余保纯等前来将群众驱散,使英军得以脱险。十八日,义律贴出告示,恫吓广东人民:“后毋再犯”。当地人民针锋相对地出示反驳,同时宣告: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即可杀尽侵略者。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自发地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第一场大规模战斗,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厦门激战
道光二十一年(1841)七月初十日,英国侵略军攻占厦门。先是,《广州和约》签订后,道光帝以为大局已定,下令沿海各省撤兵。但英国侵略者却并不以此为满足。该年三月,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接到义律关于《穿鼻草约》的报告后,认为得到的权益太少,不予批准,乃召回义律,另派璞鼎查为侵华全权代表,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六月二十四日,璞鼎查抵达澳门。七月初五日,璞鼎查留兵舰六艘,军队数百人看守香港,自率大小军舰十四艘、陆军二千五百多人北进,初九日闯入厦门海口。闽浙总督颜伯涛急调水陆军兵守鼓浪屿。初十日,英军大举进攻。守军顽强抵抗。击沉英舰一艘、伤五五艘,但未能挡住英军攻势,炮台失守。金门镇总兵江继芸降为三品顶戴,革职留任。在英军大举北犯厦门时,有人上书两广总督祁(土贡),以三元里抗英事例说明人民力量的重要,建议趁广东英军兵力薄弱之际,发动各乡义勇配合军队反攻,一则可以收复失地,二则亦可解厦门之急。但祁(土贡)拒绝采纳,坐失良机,致命厦门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