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08年大事件 1608年大事记 1608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608年史志

    记录公元1608年大事件列表

    明-公元1608年-戊申-万历三十六年-明


    江南大水

    万历三十六年(1608)正月,江南淫雨连绵,江湖泛涨。自南京至苏、松、常、镇诸府皆被淹,圩岸溃决,庐舍倾颓,暴骨漂浮。城都宫阙监局昔在高燥之地,今荡为水乡,街衢市肆尽成长河,舟航行于陆地,鱼鳖游于人家。是二百年来未有之灾。

    锦州、松山军变

    太监高淮征税辽东,其党横行,激起民变,高淮遂诬逮诸生数十人,为巡按所劾,明神宗置之不问。万历三十一年(1603),高淮率家丁三百余人,声言将入京见神宗,潜驻广渠门外。给事中田大益等言:“高淮搜括士民,取金至数十万,招纳诸亡命降人,意欲何为!”吏部尚书李戴、刑部尚书萧大亨,亦皆上疏劾“高淮撤离信地辽东,挟兵潜往京师,此为数百年来未有之事。”御史袁九皋等人也分别弹劾高淮。神宗不听,巡抚赵辑劾高淮“罪恶万端,且无故打死指挥张汝立。”神宗还是不听。于是,高淮上疏自称镇守,协同关务,兵部奏其狂妄,神宗心护高淮,说:“朕固命之矣。”高淮自恃无恐,此后进一步招募死士,时时出塞射猎,发黄票龙旗,向朝鲜索取冠珠、貂马,且数与边将争功,山海关内外咸被其害。高淮又时时尅扣军士月粮。万历三十六年四月,前屯卫军千余人遂发生哗变,“誓食高淮之肉”。同年六月,锦州、松山两军复变,高淮大惧,奔入关内,诬告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逐杀朝廷命官,劫夺上供钱粮。神宗命逮问王邦才、李获阳,边民遂大哗。蓟辽总督蹇达再疏揭高淮罪状,神宗始命高淮回京,而以通湾税监张晔,兼领其事。

    朵颜进犯蓟州

    万历三十六年(1608)十二月朵颜入犯蓟州,大肆劫掠,参将马栋不能抗御。时援兵所至,居民望见火光,惊为敌至,纷纷逃入京城,每日多达数万人,九门尽闭,京师戒严。兵部尚书李化龙请以银三十万两补蓟镇缺饷,并修军械器具,户部以国库告乏,请暂借内库矿税银,定期补还。神宗不许借用内库银,而命发太仆寺马价银十万两、户部银十万两,军心稍定。朵颜见明军有备始退去。

    朱赓逝世

    朱赓(1535-1608),字少钦,号金庭,浙江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中,累官至礼部尚书。万历二十九年(1601),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上疏极论矿税之害。时大学士沈一贯欲借“妖书”事件兴大狱,朱赓在家致书沈一贯,请速结案无株连,事乃得解。万历三十三年大计京官,朱赓力言大臣去留必采公论,不可劾疏定去留。次年七月,沈一贯、沈鲤同时致仕,朱赓为内阁首辅,时年七十二。时朝政日弛,内外解体,朱赓一再上疏请神宗更行新政,于增阁臣、补大僚、开三路三事尤切,皆不得实行。终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于官,年七十四。赠太保,谥文懿。有《朱文懿奏疏》。

    蹇达请早备战守

    万历三十六年(1608)二月二十六日,蓟辽总督蹇达上疏说:建州努尔哈赤日渐骄横,辽东隐忧可虑,请早议战守事宜。时蒙古喀尔喀诸部悉已为努尔哈赤所统一。廷臣为此亦纷纷疏请速罢矿税,以安人心,以固边防。神宗先是不加理睬,将蹇达的奏疏转给兵部,后始下令整饬边备。

    李庭机疏论时政

    万历三十六年(1608)四月二十日,大学士李庭机言:自臣受事以来,饥馑日趋严重,云南、两广之冠敢于横行,辽东建州努尔哈赤渐骄,皆深可忧虑。每见参劾将领之章奏,多是尅饷剥军,没有人与士卒同甘苦。兵弱饷急,太仓久空,太仆亦空,内库难捐,税使难撤,部、院缺官,科、道积滞,人心日以涣散,政事日以废弛,盐法积弊不可禁除,京商苦累莫为计议。至于工作之虚糜,官吏之贪墨,刑狱之淹抑,风俗这奢靡,民间之愁怨,天下事尚有不能尽言者。臣论义则不可当止,论力则不能当正,请赐罢归。神宗览疏,优旨慰留,而对于政事则不置可否。

    李成梁致仕

    李成梁(1526-1615),字汝契,祖籍朝鲜,自高祖李英移居中国,为军人世家。李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因家贫,四十岁仍为诸生,后袭职辽东铁岭卫指挥佥事,进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1567),以支援永平有功,进副总兵。四年秋,升为辽东总兵官。万历初年,进左都督。三年(1575)加太子太保。六年,论功封为宁远伯。其后,又屡以战功,加太傅。镇守辽东二十年,先后奏大捷十次,得赏银财物无数。其弟李成材,其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李如梓、李如梧、李如桂、李如楠,俱为将帅。自明朝建国二百年来,边帅武功之盛未有如李成梁者。其始师出必捷,威振塞外。后来声名愈高,“贵极而骄,奢侈无度。军资、马价、盐课、市赏,岁乾没无计,全辽商民之利尽宠入己。以是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甚至连其奴仆家丁亦无不荣显。李成梁长期在塞外作战,其所奏战功多有不实。“若敌入内地,则以坚壁清野为词,拥兵观望;甚或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万历三十四年,李成梁放弃辽东六堡,为言官论劾,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十九日致仕。四十三年卒,年九十。

    陈用宾、沐叡下狱论死

    先是,官军平武定(今云南武定),改设流官。土司凤继祖之孙阿克迁居金沙江,有马头郑举等四十八人。郑举性慓悍有力,且富于财。武定知府陈典贪恋钱财,借事拘禁郑举,郑举贿赂之,获免。不久,陈典又将郑举拘禁,郑举再行贿赂,如是者四次。郑举遂恨陈典贪得无厌,诱使阿克作乱,并暗中勾结会川诸蛮,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十二月攻陷武定、嵩明、禄丰,杀死知县苏梦旸等一大批地方官吏,立阿克为知府。万历三十六年八月初九日,以失武定罪,逮捕云南巡抚陈用宾、总兵官沐叡至北京,俱下狱论死。明人谢肇淛评论说:陈用宾在云南十六年,最急于防西事,建开堡,营屯田,用暹罗以分缅甸势力,使腾冲诸处二十年平安无事,切与罪实为相当。因阿克之叛,仓皇失措,遂至身败名裂,可悲可痛。

    萧大亨致仕

    萧大亨(1532-1612),字夏卿,号岳峰,山东泰安县人。嘉靖四十一年(1565)进士,历榆次县令、户部主事、郎中,进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有守边功,转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累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万历三十六年(1608)十一月十七日致仕。万历四十年卒,年八十一。有《两镇奏议》、《藩封纪略》、《夷俗记》。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