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67年大事件 1467年大事记 1467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467年史志

      记录公元1467年大事件列表

      明-公元1467年-丁亥-成化三年-明


      鞑靼连年扰边

      自从景泰六年(1455)蒙古瓦敕部落首领也选被杀之后,瓦剌部落逐渐衰落,而鞑靼部在其太师孛来统治下便强盛起来。孛来拥立脱脱不花子麻儿可儿,号“小王子”,其后相互仇杀,麻儿可儿死,孛来又立马古可儿吉思,亦号“小王子”。成化元年(1465)孛来、毛里孩等先后进入河套地区,抄掠延绥、平凉、灵州、固原以及大同宣府等地。河套土地肥沃,水草丰富,耕牧兼宜,遂为鞑靼扰边的基地,构成明朝中期的主要边患,明政府被迫以大量的财力人力投入边防,但成效甚微。原因在于鞑靼诸部落均为游牧民族,能骑善射,来去匆匆。成化三年(1467)正月,鞑靼内争,孛来杀死马古可儿吉思,毛里孩又杀孛来,新立小王子。但鞑靼阿勒楚部又与毛里孩部相仇,毛里孩又杀小王子,逐阿勒楚部,毛里孩遂成为鞑靼中之最强者。

      朱永等率京军进剿鞑靼毛里孩

      成化三年(1467)正月,巡抚山西都御史李侃上言:鞑靼毛里孩拥众入境,深为可虑,乞将原议调搜套官军命总兵官杨信统领并大同偏头关等处精兵分为五路:一路偏头关,一路大同右卫(今山西左云北),其余三路颁布威远(今山西右玉南)、朔州(今山西朔县)及八柳树堡(今山西偏关山)各城闭营休士,经强示弱,彼若再举入寇,必以精锐部队深入,老弱者守营,势必分散,我军可乘隙袭之,使威远等三路官军截其归途,偏头关并大同右卫二路急捣其巢穴,使其背腹受敌。太保会昌候孙继宗等亦上陈方略,与兵部会议说,毛里孩当初表示愿意和好,是缓兵之计,现在又大兵压境,虽有杨信等军,恐兵少贼强,猝难应变,非调京营官军征讨,恐遗后患。宪宗得奏,遂于同月二十九日命抚宁候朱永佩平胡将军印,充总兵官,右都督刘聚充左参将,都督同知鲍政充右参将率京营马步官军二万,敕谕杨信及大同宣府等军马俱听永调用,合力征剿。

      靖州苗民起义

      成化二年(1466)三月,靖州(今湖南靖县)苗民起义,宪宗诏令湖广总兵官李震前往镇压,义军首领苗虫虾被李震所俘。但义军并没有畏缩,相反,武冈州、沅州、铜鼓卫之五开卫、苗民纷纷加入起义行列。三年二月,李震率军由铜鼓、天术分四路并进抵清水江,两月间焚毁八百余寨、屋舍一万三千余间,地窖三千余处,得稻粮三万四千余石,俘二百五十余人,杀二千一百余人,起义遂被镇压。成化十一年,苗民重新起义,成化十二年三月,李震会巡抚刘敷率兵分五路前往镇压,攻破苗寨六百二十余,俘斩义军万余人。

      四川连续发生地震

      成化三年(1467)四月初七日,礼部奏说,四川盐井卫所属沿边宁夷等堡及黑白二盐井马剌长官司一直到泸州,自去年六月至今地震不断,共计三百七十五次,而十二月十四日夜震尤甚,毁坏房屋城垣,沿边军民惊疑不安。宪宗遣行人祭告山川之神,以去灾异。

      明军征讨建州女真

      建州(今吉林通化)女真部生活在沈阳至朝鲜北部地区,明中期以来屡次犯边。成化三年(1467)五月二十五日,宪宗诏封左都御史李秉提督军务,武靖伯赵辅为靖虏将军总兵官,率兵征讨建州女真部。九月二十四日,明军分左右哨五道各万骑从抚顺关出塞,至十月三十日,明军攻至建州,大获全胜,共擒九十九人,斩五百三十六人。朝鲜也遣中枢府知事康纯率万人协助明军作战,擒二十余人,斩三百余人。

      董山伏诛

      董山系明正统、成化时期建州女真部的主要首领,曾被明廷册封为建州左卫都督。自成化初年以来,建州卫屡次犯边,明廷多加诏谕均无济于事,成化三年(1467)四月二十八日,董山等来京进贡,五月二十九日,明廷赐宴董山等并送其还家,董山出言不逊,大骂不已,返程到边关后被提督军务左都御史李秉所拘,李秉请先遣其家属回去,告知其部归还所掠人等财物,宪宗允准。后明军大举征讨建州女真,并获全胜,李秉奏言:若董山复归,则边患必大,请即诛杀。宪宗准奏。十一月二十三日,遂诛董山,并戍其余党至福建、广东。

      广西黄公汉起义

      成化三年(1467)冬,广西人黄公汉率思恩、浔州二府农民起义,提督两广军务左副都御史韩雍命按察佥事陶鲁与参将夏鉴等前往镇压。黄公汉率义军退至石康(今广西合浦),逮知县罗绅,劫其县印。后被陶、夏败之于石康邻境六菊山,义军被杀一百九十余人。

      扬州盐贩起事

      成化三年(1467),扬州盐贩聚众起事,当地守军失利,宪宗诏命南京佥都御史高明讨之。高明令造巨舰,名曰“筹亭”,往来于扬子江上督战,并于江边建造堡垒候望,盐贩无从藏匿,遂被平定。成化四年八月,再命锦衣卫指挥佥事冯珤缉捕沿江盐贩。时贩盐者连数十艘船,杀死巡江千户及巡江官兵二十四人,宪宗敕冯珤会同高明及总督成山伯王琮严加缉捕。

      《英宗实录》修成

      天顺八年(1464)八月十六日,宪宗命纂修《英宗实录》,以太保会昌候孙继示为监修等官,吏部尚书李贤、翰林学士陈文、彭时为总裁官,吏部侍郎李春、侍讲学士刘定之、南京国子监祭酒吴节为副总裁,率纂修官柯潜、万安等同修纂,至成化三年(1467)八月二十四日纂成。《英宗实录》共三百六十一卷。宝训十二卷,目录、凡例加正文共三百七十五册。起宣德十年正月,讫天顺八年正月,首尾三十年。附景泰帝事迹于中,凡八十七卷。监修、总裁、纂修官,各升赏有差。

      清理京营军士

      成化三年(1467)二月初八日,宪宗应六科给事中之请诏命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马昂、右副都御史林聪、左给事中潘礼、陈越清理京营军士。宪宗说:在京军士大都有名无实,视其名则案牍充盈,实则队伍空虚。开粮之际堵塞仓衢,受赏之日溢满禁涂,及至欲收集队伍赴边御敌,累至旬日不能集起数万。这都是因为总兵等官纵之归林,役之私用,其弊甚多,今特命太监怀恩会同尔等按籍查考,除已调往边疆者,将现在军士点清,以十五万之数来报。若仍蹈前非、抗拒不服的,可以处以重治。清理之后,仍用良法加以训练,以备调用。四月初六日,马昂、林聪等奏报:臣等共十四万三千九百零九人,俱系京卫外卫现在操练并放班之数。宪宗以其数多,令仍旧分十二营操练。五月十五日,复奏从三营中选出次等官军十八万六千三百七十六人。

      沈固逝世

      沈固(?-1467),字仲威,直隶丹阳(今江苏)人。永乐间中乡举,授山东沂州(今临沂)同知,屡迁户部员外郎、郎中、山东左参政,正统间为理饷侍郎。瓦剌首领也先拥英宗至大同城下,沈固与霍瑄等出谒,叩马号泣,众持刃叱之,固无惧色,以守边功劳进右都御史转左都御史。天顺间以石亨荐升户部尚书,天顺三年(1459)致仕。成化三年二月初三日卒。沈固在边二十七年,深谙虏情,上下安之。

      复开浙江、福建、四川、云南银场

      成化三年(1467)三月十六日,内承运库因岁用赏赐之费不足,请于浙江等处旧罢银坑内如例开采。宪宗说,当今军民贫困,开采之数不宜过多,应如天顺二年(1458)之数(此年此四处银坑采银十万零二千两)从省取之。此诏一出,六科十三道皆上言说,当今国家赋急民穷,银坑封闭多年,此复开采未免劳人且遗患地方,乞暂停止。宪宗以采办银课系祖宗旧制,已从减省,不必停止,乃命浙江、福建二处各遣内臣一员往督其事,四川、云南二处即令镇守内臣兼督,不得扰害军民。

      严禁民间贩盐

      成化三年(1467)三月,巡抚淮扬等处都御史滕昭奏:仪真、瓜洲二处盐贩贩运私盐盛行,南京卫所以及武进等县军民大户常造千料遮洋大船或卖与盐徒,或自行装载,率人于船上摆列军器,张挂黄旗,密通店主牙行,窝藏发卖,甚至劫掠官民船只,杀伤人命,请备圣旨榜文禁约,若不悔改,盐贩及知情店主牙行等处斩,家属发边远充军。宪宗令都察院按滕昭所言发榜文晓谕民间。十月,以私盐多,官盐不通,而准两淮巡盐御史左钰之奏,申明禁盐事例:夹带引盐越境者擒拿追问,买食者依律问断。贩盐至二千斤者发边卫充军。

      十二营坐营官的设置

      成化三年(1467)四月二十日,设十二营坐营官,以平江伯陈锐坐奋武营,都督同知赵胜耀武营,都督佥事王瑛练武营,右都督刘聚显武营,都督同知鲍政敢勇营,都督同知白玉果勇营,左都督和勇效勇营,都督同知马良鼓勇营,都督佥事武忠立威营,都督佥事湛清伸威营,都督同知张钦扬威营,都督剑事李昹振威营,仍令内官一员协理。

      徐廷章奏陈边务

      成化三年(1467)六月初三日,巡抚甘肃右佥都御史徐廷章奏上边务三事:一、足兵食以备战守。甘肃等卫所大约原额旗军七万二千九百余人,今实有四万一千八百余人,逃亡达三万余人。主要原因在于仓粮不足,无法裹腹。请开盐引或赎罪纳米以补足。二、严边令以警人心。严禁各卫以老弱军人输边辏数,军官不许多方推调、托病及受贿。三、量才贤以资任使。宪宗命兵部斟酌施行。

      贾铨逝世

      贾铨(?-1467),字秉钧,河北邯郸人,永乐二十二年(1424)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改礼科,继升云南大理知府。时兵部尚书王骥率兵征麓川,贾铨区划有方,馈运有劳。王骥荐之,遂升云南右参政,仍掌大理府事,寻升左参政,正统十二年(1447)以军民上颂及参赞军务侍郎候琎之请,再迁左布政使,上言免除云南数年所当贡而未贡之马、银、盐、米等物。天顺初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兼巡河南。成化初召还署院事,三年(1467)六月初八日以病卒,谥恭靖。贾铨为官云南,治行为一时之冠,深得百姓爱戴。

      商辂建言时政

      成化三年(1467)六月十五日,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商辂上言时政八事:一、勤圣政,行足国裕民、安边御寇之道,任贤去奸。二、纳谏诤,臣下之建言可与不可,都不应加罪。三、储将材,行武举之法,广罗将材。四、饬边备,广储粮草,增置墩台器械。五、汰冗滥,使贤者升迁,革去冗滥之员。六、广蓄积,以救灾荒。七、崇圣道,行孔孟之道。八、谨士习,令生员既学又习射。宪宗嘉其言有理,命所司施行。

      封塔儿巴坚赞为赞善王

      成化三年(1467)七月二十四日,宪宗诏封灵藏僧塔儿巴坚赞袭封为赞善王。旧例藩僧封王者赐诰并锦绮衣帽等物,再遣官护送至灵藏给授。礼部以今边事未宁,事宜从省,乞惟赐袈裟禅衣僧帽各一,顺付来朝番僧带回灵藏给授。宪宗准行。

      宋杰致仕

      宋杰(?-1474),字廷英,直隶定兴县(今河北)人。宣德五年(1430)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升光禄少卿,进陕西左布政使,擢左副都御史参赞甘肃军务。天顺元年(1457)左迁山东右参政,改湖广,寻升右布政使。成化初仍以左副都御史巡抚苏松等府,成化三年(1467)八月初五日致仕,十年四月十八日卒。

      俞纲致仕

      俞纲(?-1478),字宗立,浙江嘉善人。正统初由诸生缮写《宣宗实录》,试中书舍人,授郕王府审理。景泰初升太仆寺寺少卿,再升兵部右侍郎入阁,参预机务。转左侍郎,加升太子太保。英宗复辟,被革太子少保,调南京礼部左侍郎,成化三年(1467)八月初六日被劾罢。成化十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卒。

      卢祥致仕

      卢祥(1404-1468),字仲和,广东东莞人,正统七年(1442)进士,授南京礼科给事中,改吏科,以言事谪蒲州通判。天顺初擢礼科都给事中,章疏多见听纳。后以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成化三年(1467)八月初六日劾罢致仕,成化四年八月十二日卒,年六十六,著有《行素集》。

      叶盛上言边务

      成化三年(1467)九月初二日,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叶盛上言边务:一、难民被鞑靼俘获逃回者,例送御马监充勇士,否则遣回原籍,因此而有不堪忍受而复回鞑靼营中者,今后发回原籍者应免其差役。有带马而回者,马听其自卖而不必进奉。二,诏书凡民年八十以上者,所司每年给予布绢绵米酒肉,九十以上者给予冠带,而从军者却无此礼遇,乞请一视同仁。宪宗说,中国人不幸陷入虏手,既而来归,其情可嘉;八十、九十岁以上者礼遇当无军民之分。叶盛所言有理,宪宗遂命所司详议。

      杨榘上言缉捕扬子江盐犯

      成化三年(1467)九月二十三日,南京济川卫署都指挥佥事杨榘上言三事:一、造战船以御折冲,须造多桨船,有风则众帆齐举,无风则众桨并发,船上旁立遮洋,中有敌台,暗设伏兵于内,造成五十至七十艘给予巡盐官军领驾,遇警可以围集杀贼,无事可以沿江操习。二、制利器以振威武。扬子大江,盐贩纵横出没,非犀利兵器不足以御之,乞制造八头担竿等兵器给予操江官军使用。三、选精锐以备策用,现在南就操江官军仅有万余,而且逃亡老弱者居多,今欲往来擒捕,必得精锐士卒。请于江淮济川等卫拣选熟悉水性地理之旗甲与官军共同巡捕盐贩。宪宗命兵部与南京守备斟酌施行。

      增贵州取士名额

      成化三年(1467)十月,巡接贵州监察御史周源上奏:贵州士子赴云南乡试,跋山涉水达二千余里,而解额只有十人。但贵州与广西同为荒服,而广西取士至五十余人,乞照广西增贵州解额。十一月十二日,贵州左布政使萧俨等官再奏:云贵二布政司儒学共五十余所,而科额共三十名,贵州只有十名,宜量增数以励士风。礼部覆奏,准乡度人量增十名,其中贵州六名,云南四名。

      王翱逝世

      王翱(1384-1467),字九皋,直隶盐山(今河北盐山)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改庶吉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行人。宣德元年(1426)为杨士奇所荐擢御史。正统初升左佥都御史,镇守江西。惩贪抑奸,吏民畏爱,寻又理盐法于浙江,宣德四年督兵务于四川松潘,平抚农民起义,宣德六年代陈镒镇陕西,军民借粮不能偿者,悉令免之。宣德七年冬,提督辽东军务,大力整饬边备,修缮屯堡,筹措军饷,军民大悦。宣德八年进右副都御史,宣德十二年率兵击败兀良哈卫犯边之寇,进右都御史,宣德十四年再迁左都御史。景泰三年(1452)召还掌都察院事,复又总督两广,四年召为吏部尚书。成化元年(1465)进太子太保,成化三年七月致仕,十一月初六日卒,年八十四,赠太保,谥太肃。王翱自奉俭素,门无私谒,家无余赀。官吏部,多方荐举人才,数历中外,俱镇静不烦,方严质直。为一代名臣。

      许彬逝世

      许彬(1392-1467),字道中,号东鲁,山东宁阳人,以举人选入翰林译字,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改庶吉士,历任检讨编修修撰,正统末,累迁太常少卿,兼翰林待诏,提督四夷馆。英宗将从瓦剌还国,明廷遣许彬至宣府奉迎,英宗命彬书罪己诏及谕君臣敕,并代祭土木之役阵亡官军,以此受知英宗,还擢太常寺卿。英宗复位,进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直文渊阁。不久,为石亨所忌,调南京礼部右侍郎,未行,再贬陕西参政。宪宗即位,命以侍郎致仕。成化三年(1467)十二月十五日卒,年七十六,赠礼部尚书,谥襄敏。

      梁珤逝世

      梁珤(1392-1467),字惟善,河南汝阳县人,保定伯梁铭之子,宣德乙卯(1435)袭父爵位。正统末,福建邓茂七起义,命梁珤充副总兵前往镇压,告捷之后班师,未几义军余部重新起事,梁珤因此被谪充为事官,后从石亨而有功,复爵位。景泰元年(1450)拜平蛮将军,前往镇压贵州苗民起义,斩杀数千义军,论功进保定候。景泰四年又前往湖南镇压苗民起义。天顺元年(1457)出镇陕西总兵,在凉州大破鞑靼,天顺七年后召还理左府事。成化三年(1467)十二月十六日卒,年七十六,赠蠡国公,谥襄靖。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