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9年大事件 1259年大事记 1259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259年史志

    记录公元1259年大事件列表

    南宋/金-公元1259年-己未-天庆元年-南宋/金


    二月,蒙哥汗围宋合州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王坚守城力战。六月,宋吕文德突破蒙古军阴击,进入重庆,溯嘉陵江北上救合州,为蒙古史天泽所阴,退回重庆。蒙古将汪德臣中飞石,死于合州城下。七月,蒙哥汗死(1208-)。(蒙哥死因有病死、伤死两说。后说与汪德臣事雷同,未必可信。)蒙古兵撤退,合州解围。八月,忽必烈渡淮,至黄陂(今湖北黄陂北)。九月,得蒙哥汗死讯,仍进兵渡江围鄂州。蒙古军一部入瑞州(今江西高安)。十月,宋丁大全罢相,吴潜、贾似道为左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屯汉阳以缓鄂州。内侍董宋臣请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临安团结义勇,增筑平江(今江苏苏州)、绍兴、庆元(今浙江宁波)城堡。十一月,蒙古兀良合台自广西北上,进至潭州(今长沙)城外。闰十一月,忽必烈得阿里不哥(拖雷幼子)争位消息,决策退兵,诈称将直趋临安以近和。贾似道得合州消息,仍以划江、岁币许和。忽必烈北归。十二月,贾似道言鄂州解围。是年,宋寿春府始有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子弹的前身),用火药点放。

    蒙哥死于钓鱼城之战

    1256年,蒙哥举行忽里勒台大会,召集诸王百官,商定大举攻宋之计,制定了一个以进逼临安,灭亡南宋政权为目标的全面计划。1257年,蒙哥亲征南宋,以幼弟阿里不哥留守蒙古本土。1258年夏,驻足六盘山,聚兵攻川。年底进逼合州,在合州北面的合州钓鱼城下受阻。1259年正月,蒙哥分兵进攻钓鱼城周围的城池要塞。使钓鱼城孤悬一隅。但由于钓鱼城地势险要,防御坚固,蒙军无法攻破。夏季到来,蜀中炎热,疾疫流行,蒙军士气低落。七月,蒙哥在督师攻城时负伤,死于钓鱼城下,征蜀的蒙古大军被迫退出四川,进攻荆鄂的忽必烈也于年底北还。蒙哥之死,使灭亡南宋的计划中断,南宋统治得以荀延。

    王坚抗战

    王坚本孟珙部将,入蜀后屡建战功,官至武功大夫。淳祐十一年(1251)曾参加余玠兴兵收复汉中之役。宝祐二年(1254),升任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领导钓鱼城军民屡次挫败蒙军的进攻。在冉氏兄弟创筑的钓鱼城基础上,王坚进一步加强了钓鱼城的防卫力量。他调集合州所属五县的十七万民众,修缮了城防工事;在山的南、北面各筑“一宇城”,伸至江面,拦截敌军;在江边修建了水师码头,将战船布署江上,往来警戒,又挖天池、凿水井,将钓鱼城变成了一座城坚、粮丰、兵足,可耕可战,利于长期坚守的牢固堡垒,有效地担负了重庆屏障和四川防御支撑点的重责。开庆元年(1259)初,蒙哥兵临城下,王坚处决了蒙哥派来招降的使者晋国宝,率领城内军民抗敌数月,使蒙军主帅汪德臣和大汗蒙哥相继丧生城下,迫使蒙军班师。九月,宋廷宣布合州围解,对王坚加官进爵。明年,王坚应征入朝。景定四年 (1264)除知和州(今安徽和县)。后因受权相贾似道疑忌排斥,抑郁而死。

    钓鱼城之战

    宝祐六年(1258,蒙哥汗八年)底,蒙古大军直指重庆的兵锋受阻于重庆北面的合州钓鱼城下。蒙哥派降人晋国宝前去招降,为宋知合州王坚所杀。恃强好胜的蒙哥拒绝了术速忽里绕过钓鱼城直下江南的建议,决心用武力征服钓鱼城。开庆元年(1259)正月,蒙哥分兵进攻合州旧城(今四川合川)和渠江流域的礼义城(今四川渠县东北)、平梁城(今四川巴中西),断绝了它们与钓鱼城的联系,令纽璘进攻忠(今四川忠县)、涪(今四川涪陵),断绝下游宋军的增援,使钓鱼城处于孤悬之中。二月,蒙哥自率诸军从钓鱼城东北渡过渠江鸡爪滩,驻营于城东南角的石子山上。首先扫清了江上宋军船只,又令史天泽军于城南,封锁嘉陵江面;李忽兰吉在江上造浮桥,以通往来;汪德臣驻军城西南角,负责夺取城外山寨;郑温领兵数千专事巡逻。二、三月间,蒙军连续攻打钓鱼城及周围城寨,皆被击退。四月间,蒙军绕道从西北攻外城,一度登上城头,终被击退。六月,虽然吕文德所领援军受阻,但城内南宋军民在王坚率领下,白天抵御蒙军进攻,夜晚出兵偷袭蒙古军寨,斗志高昂,誓死坚守。蒙军久攻不克,士气低落。主帅汪德臣在进攻城外马军寨时受重伤,不治而亡,更使蒙军锐气大伤。七月初,合州久旱酷暑,蒙军中疾疫流行,士马不服水土,军心涣散。蒙哥又在督师攻城时受伤(一说染疾)而亡,蒙古大军被迫撤退。九月,宋廷宣布合州围解。

    吕文德援蜀

    开庆元年(1259)三月,理宗鉴于蒙哥大举入蜀,蒲择之帅蜀无功,任吕文德为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领兵入蜀解合州之围。五月下旬,吕文德率舟师万艘溯江而上,与担任阻截宋长江下游援兵任务的纽璘在涪州(今四川涪陵)相遇。宋军攻断了纽璘军架设在蔺市(今涪陵西)的浮桥,乘胜追击,猛攻蒙军部署在铜锣峡(今四川重庆东)的水上防线,六月初,吕文德终于冲破蒙军层层封锁,率兵进入重庆,保住了南宋的军政中心四川,打通了蜀道,受到宋廷褒奖。吕文德随即率舟师千余溯嘉陵江而上,增援钓鱼城,为史天泽分水陆两路击败,只得退守重庆。七月,蒙哥死,合州围解,吕文德奉命提兵顺流而下,入援鄂州。

    忽必烈攻鄂州

    蒙哥汗八年(1258)、宋宝祐六年七月,蒙哥亲征四川,被免去兵权的忽必烈请求从征。时值诸王塔察儿攻东线无功受责,于是蒙哥令忽必烈领兵数万攻汉鄂,以趋临安。十一月,忽必烈自开干启程,穿过河北、河南地区。明年八月,渡过淮河,分张柔兵南下黄州、严忠范指向蕲州,自领大军直抵长江北岸黄陂。九月初,宗王末哥从合州遣使告以蒙哥死讯,并请忽必烈北返继承汗位。但忽必烈不愿功亏一溃,决定继续进兵鄂州(今湖北武昌)。忽必烈以董文炳为先锋,突破宋军的水上防线,自率主力由阳逻堡渡江,驻营浒黄州(即白鹿矶),并令张柔、严忠范会攻鄂州。忽必烈遣人劝降无效,围攻鄂州。鄂州地处长江中游要冲,一直是南宋的军事重镇,此时由于出兵应援四川,防卫空虚,只有都统权州事张胜主事。理宗急调各制司救援。名将高达首先引兵突围而入,与张胜并力拒守。至十一月,双方已相持两个多月,战事处于胶着状态。此时,宋援兵四集。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从汉阳移军黄州,扼长江冲要;吕文德自四川挥师东下,冲破蒙军阻截,乘夜突围进入鄂州城中,加强了鄂州的防御力量。而蒙古军中因疾疫流行,无力再进行更大的突破,蒙将巩彦晖又在与宋军交战时被俘。这时,忽必烈得到阿里不哥图谋自立的密报,决定班师北还争夺汗位。闰十一月初,忽必烈虚张声势,声言趋临安,留兵断后并迎候兀良合台,领军北归。鄂州之围遂解;

    拔突儿攻岳州

    蒙哥汗九年(1259)、宋开庆元年九月,忽必烈在围攻鄂州同时,另遣兵趋湖南,准备与斡腹南来的兀良合台军会合。大将拔突儿(又作塔忽儿)率舟师趋岳州(今湖南岳阳),与由重庆调任京湖制置使的吕文德相遇而战,吕文德乘夜进入鄂州。拔突儿领兵攻下岳州后,进抵潭州(今湖南长江)。此时因兀良合台军尚未到达,拔突儿只得领兵返回鄂州。

    郑鼎袭扰江西

    蒙哥汗九年(1259)、宋开庆元年九月,忽必烈在围攻鄂州同时,一面分兵湖南,一面派郑鼎领偏师袭扰江西。蒙军过武宁、分宁(今江西修水),向隆兴(今江西南昌)进发。宋江西宣抚策应大使赵葵自信州(今江西上饶)退保隆兴。崔彦良领兵援隆兴,在近郊生米度(即生米市)将蒙军击退。蒙军溯赣江而上,攻临江军(今江西清江),宋制置使徐敏子以隆兴兵少不援。知临江军陈元桂登城督战,力竭不能敌,被俘后遇害。瑞州(今江西高安)知州陈世昌弃城而遁,蒙军入瑞州,又扰兴国、南康 (今江西星子)、抚州等州县。宋都城临安震动,一时迁都之议骤起。十一月,忽必烈决定班师,攻掠江西的蒙军也撤退北还。

    蒙古进兵叙利亚(苫国)

    蒙古军消灭报达后,叙利亚算端纳昔儿遣其子和国相向旭烈兀请求臣服。旭烈兀决意消灭该国,不满足其臣服条件,遣回来使,并致书纳昔儿,命令纳土投降。蒙哥汗九年 (1259)九月,旭烈兀命怯的不花为先锋,拜住统右翼,速浑察统左翼,自统中军,从阿剌塔克出发,进攻叙利亚。次年一月,攻陷阿勒波城,杀掠六日。纳昔儿弃大马士革逃往密昔儿(埃及),留守长官献城投降。三月,怯的不花率军进驻大马士革城,遭到退守内城军民的抵抗,至四月,才占领全城。准备逃往密昔儿的纳昔儿发现密昔儿算端忽秃思图谋害己,不敢前往,辗转逃至巴勒哈,被蒙古军捕获。这时,蒙哥死讯传来,旭烈兀留大将怯的不花率军二万继续攻略叙利亚各地,自率其余军队返回波斯。

    宋廷议迁都

    开庆元年(1259)九月初,忽必烈渡江围攻鄂州,同时派兵掠扰湖南、江西,兀良合台又斡腹广西、湖南,围攻潭州,宋边报日急。湖南、江西地僻兵稀,颇有无力解脱临安威胁之虞,宋廷震恐。内侍董宋臣劝说理宗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波)以避战火,左丞相兼枢密使吴潜也表示赞成,并自愿留守临安。军器监何子举、监察御史朱貔孙等上疏反对,谏言迁都将引起“三边”将士瓦解,盗贼蜂起。谢皇后也请留驻临安以安人心。理宗担心吴潜仿效张邦昌故伎,迁都之议遂止。

    鄂州和议

    开庆元年(1259)、蒙哥汗九年,蒙占大举攻宋。九月,忽必烈率军进围鄂州。宋理宗任命贾似道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出军汉阳以援鄂州。十一月,蒙古劝降失败,攻城益急。而宋军守城也益坚。贾似道私下派宋京至蒙古军营求和,愿意称臣纳贡。忽必烈不许。这时,忽必烈之妃弘吉剌派人前来密报阿里不哥谋立,催促忽必烈北返。忽必烈为争汗位,决定撤军。临行前扬言进攻临安。贾似道非常紧张,恰好此时蒙哥死讯传到,才稍稍缓过气来。贾似道不乘机出击,反而再派宋京前往蒙古军营,请忽必烈派人前来议和。忽必烈正待出发北归,即顺水推舟,派赵璧前往。贾似道的谈判代表请蒙古军北撤,愿割江为界,并纳银绢各二十万两匹。谈判之中,赵璧在城头见蒙古军营摇旗相招,离去,临别说“他日再议”。当日,忽必烈拔营北返。和议成为初步的口头协议。

    兀良合台围攻潭州

    蒙哥汗六年(1256)、宋宝祐四年初,兀良合台参与完成对东川的南北夹击后返回云南。其后,又不断从南宋的后背云南发兵,攻掠宋腹心湖南、广西等地。八年,蒙哥大举入蜀,兀良合台奉命斡腹广西、湖南,与忽必烈会师潭州(今湖南长沙)。九年(1259)十一月中旬,兀良合台率军比约定日期提前两个多月到达潭州。因受蒙哥计划的限制,只派哨骑由醴陵进犯袁(今江西宜春)、吉 (今江西吉安)境,其主力并未北上或东进,而是对潭州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此时南宋名将向士璧以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镇守于此,置飞江军,募斗弩社,坚守城池。又派部将王辅佑在南岳市(今湖南岳麓南)击败由广西赶来的蒙军后续部队。宋廷也乘机加强了江西至临安一线的防御。蒙军攻城月余,未能破城。十二月,忽必烈北返争夺汗位,以兵迎兀良合台趋湖北。潭州之围遂解。

    常德出使波斯

    蒙哥汗九年(1259)常德奉命西觐旭烈兀。他自和林出发,经天山北麓西进,至撒马尔罕等地,历十四月而返。中统四年(1263),刘郁笔录其途中所见中亚风土人情,写成《西使记》。

    宋发明突火枪

    继绍兴二年(1132)年发明火枪后,开庆元年(1259)宋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又创制出一种新的火药武器,名叫“突火枪”。这种武器以巨竹为枪筒,内装火药、子窠,点燃引线、引发火药、射出子窠。这种能射出子弹的管形火器,经后世改进发展为枪炮。

    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

    忽必烈是拖雷第四子,治理漠南时以推行汉法博得了中原士人、诸侯的拥护。又筑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作为基地,逐渐培植起自己的势力集团。蒙哥汗九年(1259)十一月,正在率军围攻鄂州的忽必烈得到留守漠北的幼弟阿里不哥擅自征兵、图谋汗位的消息后,接受姚枢郝经等幕僚的建议,班师北返。明年三月,宗诸王合丹、阿只吉、塔察儿、移相哥、忽剌忽儿、爪都等会集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在他们的拥戴下,忽必烈宣布即汗位,称皇帝,是为元世祖。五月,忽必烈仿照中原封建王朝以年号纪岁之法,建元“中统”,创蒙古政权建元纪岁之始。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