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1年大事件 971年大事记 971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971年史志

      记录公元971年大事件列表

      北宋/辽、西夏-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辽、西夏


      职役户别立户籍

      宋初,职役户依仗权势,经常过期输租或逃避租税,影响国家财政收入。通判阆州、殿中侍御史路冲为确保本州租税收入,将本州职役户另立户籍,直接隶属于通判厅,依户籍催交租税。开宝四年(971)正月,路冲上奏,建议颁布条例,通行全国。太祖诏可,令各州通州负责租税。

      征服南唐

      赵匡胤初称帝,南唐即纳贡称臣,以求和好。开宝四年(971)十一月,李煜之弟从善来朝贡方物,赵匡胤名曰赐官给舍,实则留作人质。李煜求遣返,赵匡胤婉言拒绝。及南汉亡,李煜如惊弓之鸟,要求削去国号,改”唐国主”为”江南国王”,赵匡胤早想对江南用兵,苦于找不到理由,于是,遣李穆使南唐,请李煜入朝。李煜和臣僚商议后,认为凶多青少,即以疾辞。李穆用带有威胁性的口气劝道:”是否入朝,由国主自裁。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大朝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欲与之对垒,岂不是以卵击石?望三思而行,免得后悔。”李煜不从,只求事以臣礼。赵匡胤再遣梁迥劝诱,李煜仍拒之。开宝七年(974)九月,命曹彬、潘美、曹翰等率十万大军征伐南唐。临行,赵匡胤又告诫诸将勿乱杀无辜,尤其李煜一族,更不可加害。并授曹彬一佩剑,嘱咐道:”副将以下,不听命者斩之!”潘美等相顾失色。宋军从荆南沿江东下,轻取池州,以甫唐降土樊若水为向导,由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造浮桥渡江。李煜整天和僧人诵经说法,不恤政事,及军书告急,才下令金陵戒严。次年二月,宋师再败南唐十万大军于秦淮(今江苏江宁),金陵己陷入重围之中。李煜遣徐铉求罢师,赵匡胤不许。十月,金陵城破,李煜与宰臣等出降。南唐灭亡。

      平南汉王明立功

      开宝三年(970),潘美率大军伐南汉,王明为随军转运使负责供给。岭南山高路险,不通舟车。王明率数万丁夫转运粮草,所给不缺。宋军每攻陷一城,王明入城先版籍,派卒守护仓库。九月,宋军久攻贺州不下,王明建议潘美发兵急攻,否则南汉援军到后,宋军形势更不利。诸将犹豫不决,王明遂率护送辎重士兵百余人及数千丁夫直攻城门,城内守军害怕,开门请降。次年,大军攻广州,南汉兵据栅顽抗,王明与诸将商议后,令数干丁失手持火把焚烧敌栅,大军乘机击败守军。太祖为奖其战功,擢为秘书少监,领韶州刺史、广南诸州转运使。

      太祖废川班

      宋平后蜀后,太祖将孟昶率军中习兵马者充川班内殿直,共得百余人,赏赐优厚,与御马直相等。开宝四年(971),郊礼后行赏,太祖因御马直扈从,特命每人增给五千钱。川班内殿直因得不到赏赐,遂击登闻鼓,要求赏赐。太祖大怒,命斩闹事者四十多人,余下的人全部发配许州,川班遂废。

      辽置登闻鼓院

      保宁三年(971),辽景宗诏置登闻鼓院。属南面官,官长称登闻鼓使。

      欧阳炯逝世

      词人欧阳炯(896—971)。炯华阳(今四川都)人。历仕前后蜀,词见《花间集》。

      张从信监刻《大藏经》

      太祖崇奉佛教,开宝四年(971),诏内官张从信于蜀郡监刻《大藏经》,历时十三年,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峻工,共刻十三万版。于开封印经院印刷,收录经典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是我国的第一部《大藏经》,世称《蜀版大藏经》或《开宝大藏经》。

      吴廷柞卒

      吴廷祚字庆之,并州太原人。初事郭威,署为亲校。广顺元年(951),郭威立周,授庄宅副使,迁内军器库使、知怀州,后召为皇城使。世宗即位,迁右羽林将军,充内客省使。不久拜宣徽北院使。以征刘崇,为北面都巡检使。还师后,加右监门卫大将军,不久迁宣徽甫院使、判河南府、知西京留守事。曾率丁夫修汴河、黄河,以功授左骁卫上将军、检校太傅、充枢密使,恭帝即位,加检校太尉。宋初,加同中书门下二品。太祖亲征李筠,献计破敌。建隆三年 (962),出为雄武军节度,罢秦州采造务,优抚羌人。乾德二年(964),移镇京兆。开宝四年(971)卒,享年五十四岁,赠侍中。

      刘温叟卒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刘岳,仕后唐为太常卿。七岁能属文,工书法。以荫补国于四门助教,河南府文学。清泰年间,迁左拾遗、内供奉,改监察御使,召右补阙。仕后晋为青州判官,后召为主客员外郎。少帝尹开封,奏为巡官。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改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加知制诰。仕后汉为驾部郎中。仕后周,拜左谏议大夫。一年后,改中书舍人、加史馆修撰,判馆事。显德元年(954),迁礼部侍郎,知贡举。恭帝即位,迁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元年(960),改刑部,拜御史中丞。三年,兼判吏部铨。曾上书认为官制紊乱,官职年限无定,集调无常;建议诸司官爵,有其名应任其职,不许寄禄、空设官阶。开宝四年(971)卒,年六十三岁。

      何继筠卒

      何继筠字化龙,河南人。父福进,历事后唐至后周,累官忠武、成德、天平三节度。后晋时以荫补殿直。从郭威平叛,改供奉官。广顺元年 (951),福进镇真定,署为衙内都校,以功领钦州刺史。随父入朝。授内殿直都知。后改濮州刺史、棣州刺史。恭帝即位,改西北面行营都监。建隆二年(961),改棣州团练使。三年,命为关南兵马都监。乾德四年 (966),加本州防御使。开宝元年(968),从李继勋征太原,为先锋部署。以功拜建武军节度,判棣州。开宝四年(971),何继筠病卒,享年五十一岁,赠侍中。

      姚恕失职被诛

      姚恕初为开封府判官,得赵普赏识,开宝二年(969),荐为澶州通判。四年十一月,淫雨不止,黄河暴涨,澶州河决口,姚恕与知州杜审肇即不上报,也不发夫塞河,致使河水东汇,郓、濮二水毁坏民田民宅。太祖大怒,遣使查办,姚兴被诛,抛尸河中,杜审肇被罢官。命颖州团练使曹翰率丁夫塞河。

      保宁三年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