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公元929年-己丑-天成四年-五代十国
唐平王都
后唐义武节度使王都于后梁龙德元年(921)幽养父王处直而得定州(今河北定县),所辖境内各州刺史以下官员皆由其任命,不由中央委任,租赋所入也只供本军不输朝廷,并暗中联接卢龙节度使赵德钧、成德节度使王建立,意欲恢复唐末河北三镇世代相袭,不输贡赋不受征发的旧制。又离间后唐难制的平卢节度使霍彦威、武宁节度使房知温、昭义节度使毛璋、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东川节度使董璋、归德节度使王晏球。王建立、王晏球先后密奏王都之状,后唐天成三年(928)四月,后唐削王都官爵,以王晏球为北面招讨使。安审通为副招讨,张虔钊为都监,发诸道兵马讨定州。后唐大军攻拔定州北关城,王都向契丹求援。五月,契丹派遣秃馁率万骑入定州解围。唐军退保曲阳(今河北),大败王都及秃馁,后唐军追至定州,因城墙坚固不易攻,王晏球遂以定州城西关城为行府,准备打持久的攻坚战。契丹又派军增援,后唐军退至望都(今河北)。王都会同契丹军夜袭新乐(今河北新乐东北),杀唐守将,遂倾其兵力会契丹五千骑兵乘胜于曲阳截击王晏球等,后唐军大败定州,契丹兵死亡过半,王都、秃馁仪以身免。败军北逃,入幽州界,又遭卢龙节度使赵德钧截击。七月,契丹又派七千骑兵救定州,再次为唐军所败。契丹军北撤,赵德钧派兵围剿,散兵亦被幽州村民击杀。逃回契丹者不过数十人。自此契丹不敢轻易犯北边。至天成四年,王都、秃馁突围不成,二月,定州将马让能开城门迎唐军,王都举族自焚,后唐擒秃馁及二千契丹军。
后唐置场市党项马
后唐天成四年(929)四月,后唐以立国西部党项常以进贡为名至洛阳买马,其马不论良驽,均称上进,后唐除照给马值外,常加倍赏酬,所费每年不下五、六十万贯,因以下诏“沿边置场买马,不许蕃部至阙下”。明宗虽下此诏,但认为后唐马匹不足,还常需征买,有党项诸部贡马,后唐给赐,是常事,不可止。因此四月的诏令实际废止,番部羊马不绝于路。直至长兴四年(933),明宗才因市蕃部马竟耗后唐国力十之七,徒然消耗财赋,而马无所使,才又于十月下敕,沿边藩镇,或有蕃部卖马,可择其良壮者给券,具数以闻。以后党项贡马才大为渐少。
荆南向唐谢罪
荆南于后唐天成三年附于吴,后唐因之数番发兵征讨。天成四年(929)五月,初袭父位的高从诲以唐近吴远,通过楚王马殷谢罪于唐,另通过后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元信求保奏,复修藩镇职贡。六月,高从诲上表内附于后唐,并进银三千两赎罪。七月,后唐以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罢天成二年讨荆南所置荆南招讨使。高从诲又于后唐长兴元年(930)3月以祖先坟墓在中原为由绝吴。
吴越与唐绝交
吴越宝正四年(929)、后唐天成四年九月,后唐枢密使安重诲以吴越王钱镠怠慢唐使,言辞不敬奏削钱镠官爵。二十七日后唐削钱镠元帅、尚父、吴越国王,以太师致仕。凡吴越进奏官及使者、纲吏,命所在系治。钱镠与子钱传瓘、将吏等屡上表称冤,均不报。吴越遂与唐绝交。至长兴二年(931)三月,后唐以削钱镠爵系安重诲所为,复钱镠名位。
吴改元大和
吴乾贞三年(929)、后唐天成四年十一月,吴帝杨溥加尊号为睿圣文明光孝皇帝,大赦,改元大和。
后唐康福安边
后唐天成四年(929)十月,后唐以磁州刺史康福为凉州(今甘肃武威)刺史、朔方河西节度使。康福,蔚州(今河北蔚县)人,通胡语,曾于殿上与后唐明宗以胡语奏对,为枢密使安重诲所忌。时值朔方李匡宾为乱,留后韩澄请求后唐命帅,安重诲遂将康福安插于边陲乱地为帅。十一月,康福行至方渠(今甘肃环县),击退羌胡的袭击。在青刚峡(今甘肃环县北)乘吐蕃野利、大虫二族不备,兵分三路杀吐蕃数千帐。因此声威大振,进入灵州(今宁夏灵武南,朔方节度使治所)。次年,康福又破李匡宾。康福在镇三年,岁岁丰收,仓储丰盈,有马千匹,境内蕃夷畏服。
大天兴易帝,改号大义宁
大天兴尊圣二年(929),后唐天成四年,原拥立赵善政称帝的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因受赵的冷落,废赵自立,改国号为大义宁,建元兴圣,后改元大明。杨干贞,大理人,大长和时为东川节度使,后晋天福二年(937)为段思平所败,废为僧,谥肃恭帝。
楚杀高郁
后唐天成四年(929)七月,楚王马殷之子知政事马希声矫令杀谋主高郁,诬郁谋反,诛其族党。高郁(?——929),扬州人。唐末马殷据湖志,以高郁为谋主。高郁向马殷建议并帮助实施了一系列恢复经济、促进生产的措施,以帛代钱纳税,促使楚境百姓植桑养蚕,纺织业因此得以发展;又于京都及襄(今湖北襄樊南)、唐(今河南沁阳)、郢(今湖北钟祥)、随(今湖北)等州设置邸务销售湖南所产茶叶,获利几十倍,并令楚境百姓自己造茶货卖,年可收茶税万万计。高郁见于湖南为商旅集散之地,建议以当地多产的铅铸铅铁钱流通于境内,凡商旅离境必以货易钱而去,因此百货流通。楚境因这些措施国富民安,势力渐强,得与诸镇抗衡,也引起邻国之忌。后唐、荆南均曾离间马氏父子与高郁关系。天成四年三月,马殷因年事已高,将权力移交给马希声,高郁因而见杀。
吴睿帝杨溥大和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