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4年大事件 924年大事记 924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924年史志

      记录公元924年大事件列表

      五代十国-公元924年-甲申-同光二年-五代十国


      后唐复用阉人

      后唐同光二年(924)正月,命集唐内宦及诸道监军以及私人所蓄寺人。不论贵贱,一律至京城。自唐昭宗天复三年(903)诛灭宦官,一直由士人充任的内诸司使,至此复以宦官担任。在此之前,庄宗身边已有五百宦者,此后增至一千,待遇优渥,并委以事任,视为腹心。于是,宦官又干预政事。不久,又依唐制,置诸道监军,以宦者为之。遇节度使出征或赴阙下,军府之事均由监军决定,常有监军凌忽主帅,专势争权,因此引起藩镇不满。

      后唐置两池榷盐使

      后唐同光二年(924)二月,以河中节度使李继麟(朱友谦)为两池榷盐使,以安邑(今山西运城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两池盐课,每三月一输于省。

      后唐置内勾使

      后唐同光二年(924)二月,置内勾使,掌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财赋,郭崇韬以宦者李(马)绍宏为之。凡天下钱谷簿账均由内勾使裁遣,徒增州县移报之烦。而绍宏终不悦。

      唐浚索水

      后唐同光二年(924)二月,后唐诏蔡州刺史朱勅疏浚索水(今河南郑州西),以通漕运。

      后唐禁铁锡钱

      后唐同光二年(924)三月,因江南、湖广等地铸钱杂以铅锡,流至北方,商人以此换好钱收藏,已成流弊,下诏各地禁断行市行用铅锡钱。沿江与南方接壤各州县,凡有船入境一律严加检查,发现有夹带恶钱,一律没收。至天成元年(926)十二月,再次重申流通的铜钱之内,不许夹杂铁器,如有铁器钱一律销毁,如违法使用,不论多少均没收并治罪。然而,三令五申却收效甚微,天成四年(929)三月,不仅重申严禁流通的钱币中夹带铅铁钱,而且对违反规定的处罚也加重了,规定一陌钱内有一、二文,所使钱不计多少均入宫,人犯料以流罪。清泰二年(935)十二月,再次重申这一规定。

      后唐精核选人

      唐末丧乱,缙绅之家多出售告身(委任状),故选人冒滥者众。后唐同光二年(924)春,枢密使郭崇韬鉴于选人伪滥严重,命有司对选人精加考核。此次整饬,参预南郊祭祀的一千二百员职事官,十之八九被涂毁告身,注官者才数十人。选人或号哭道路,或馁死逆旅。

      南汉侵闽

      南汉乾亨八年(924)、后唐同光二年四月,南汉主刘岩领兵攻闽,屯于汀(今福建长汀)、漳(今福州漳州)州境上,为闽所败,行归。

      唐治河患

      后唐与梁战于河上之际,梁曾于同光元年(923)决黄河以阻唐军。以后所决河段连年为曹、濮之患。同光二年(924)七月,唐以娄继英督汴、滑之兵塞河,不久又坏。三年正月,复命符司于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平地遥筑堤坝以御决河。

      契丹犯唐

      后唐同光二年(924),契丹天赞三年正月,契丹寇唐境,兵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唐以天平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招讨,霍彦威为副,往幽州救援。契丹军不久北还。唐以李绍钦(段凝)、董璋戍瓦桥。三月,镇州(今河北正定)、幽州(今北京)又报有契丹兵犯銮,唐以李绍斌(赵德钧)北援。契丹兵屯于幽州城外,时常劫掠唐馈运。九至十月,契丹连续犯唐幽州、易定。十二月,唐以李嗣源北出备边。同光三年二月,以李绍斌为卢龙节度使,守幽州。

      前蜀宦官建节

      前蜀乾德六年(924)、后唐同光二年十二月,蜀以宦官王承休为天雄军节度使、鲁国公。宦官建节一方,虽唐末亦未尝有。

      前蜀改元咸康

      前蜀乾德六年(924)、后梁同光二年十二月,蜀改明年为咸康元年。

      吴越改元宝大

      后唐同光二年(924),吴越以后唐代梁,重自立正朔,以924年为宝大元年。其年十月,吴越王钱镠复修本朝(指属唐朝)职贡,庄宗亦依梁所授,仍以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尚书令、吴越国王。

      沙州修功德窟画佛

      后唐同光二年(924)五月,沙州归义军曹议金被封为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修夫妇窟画佛,即今敦煌D120窟。此窟原为盛唐旧窟,曹氏于旧象重加修饰,洞口南壁为曹议金像,北壁为其妻像。女像为回鹘公主装,凤冠绛衣,领戴珠翠项圈,面贴花钿,手持香炉。曹氏夫妇服饰较此前所修修功窟华丽。

      唐庄宗立刘氏为后

      后唐同光二年(924)二月,庄宗立魏国夫人刘氏为皇后。刘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成安人。出身贫寒,性妬,得庄宗宠幸。既贵,其父来寻女,为后逐出,认河南尹张全义为养父。刘后专务蓄财,四方贡献均为二,一上天子,一入中宫,中宫宝货堆积如山,仅用于写经、布施。皇后之教命与帝之制敕交替下达于藩镇,内外皆奉之如一,政事因之混乱。同光四年底宗遇弑,刘后至太原削发为尼,明宗即位,赐死。

      李茂贞卒

      李茂贞(856——924),本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西南)人。以镇压黄巢起义有功,为神策军指挥使。僖宗因朱玫之乱,驾播兴元(今陕西汉中),以文通护驾有功赐姓名李茂贞。光启三年(887)诛李昌符,授凤翔节度使、陇西郡王。从此割据一方与诸镇争雄,数度进逼长安。乾宁二年(895)胁迫昭宗出幸凤翔。光化年间(898--901)封为岐王。后梁篡唐,茂贞辟地一隅,开岐王府,拟天子之制,但仍奉唐正朔。后唐灭梁,茂贞上表称臣,同光二年二月,进爵为秦王。四月卒。

      甘州回鹘入贡后唐

      后唐同光二年(924)四月,甘州回鹘权知可汗仁美遣都督李行释迦、副使铁林、都监杨福安等六十六人入贡于后唐。六月后唐遣使册仁美为"英义可汗"。

      李严使蜀

      后唐同光二年(924)、前蜀乾德六年四月,唐以客省使李严出使于蜀。李严入蜀,盛称庄宗威德及混一天下之志,言语多侵蜀。蜀君臣愤愤不平。李严入蜀,原奉敕以马市宫中珍玩,时蜀法禁止锦绮珍奇人中原,只许质地粗劣者流入中国,称“入草物”。五月,李严还唐复命,庄宗怒,曰:“王衍岂得免为入草之人乎!”严遂进言:王衍童俟,蜀政混乱,大军压境即土崩瓦解。庄宗遂生灭蜀之心。明年,唐果灭蜀。

      安义军乱

      后唐同光二年(924)四月,潞州发安义兵三千戍涿州,军士不欲行。安义军(即昭义军)牙将杨立聚众攻子城,焚掠市肆,自称留后。唐以李嗣源帅军讨之。五月中旬,庄宗鉴于潞州反叛,下令天下州镇不得修城浚隍,城防器具全部销毁,以防诸镇效仿潞州拒城抗命。五月底,潞州乱平,磔杨立。六月,庄宗下令夷平潞州城池。

      贞峻卒

      后唐同光二年(924)四月十二日,开封相国寺僧、著名律师(佛教善解戒律者之称)贞峻卒。贞峻(847——924),郑州新郑人,俗姓张。少年出家,从相国寺归正律师习律,后于封禅寺(宋代开室律院)学新章律疏。唐大顺二年(891)任相国寺上座,为新章宗主,开律讲。至梁,度僧尼三千余人。

      唐庄宋宠优伶

      唐庄宗李存勖自幼善音律,经常粉墨登场,自取优名为“李天下”。因此,唐之优伶常侍左右,多受宠幸。尝因为优自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优人敬新磨遽批其颊,帝失色,新磨徐曰:“理天下者只有一人,尚谁呼耶?”帝悦,厚赐之。诸伶人出入宫禁,侮弄缙绅,群臣或怒而不敢言,或交结依托以求恩泽。四方藩镇也争相贿赂。伶人得干预政事。同光二年(924)五月,庄宗以所宠伶人周匝所荐梁优人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二优皆有德于周匝者,故匝请于庄宗以刺史之任报之。郭崇韬谏阻,庄宗曰:“吾已许周匝矣,不可使吾惭见此三人。”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闻之莫不愤叹。

      归义军入贡后唐同光二年(924)春,瓜、沙(今甘肃敦煌地区)归义军留后曹议金遣使入贡于后唐。五月,后唐以曹议金为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检校司空。

      吴越武肃王钱鏐宝大元年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