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68年大事件 1868年大事记 1868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868年史志

    记录公元1868年大事件列表

    清-公元1868年-戊辰-同治七年-清


    乌苏里江人民举行抗俄起义

    同治七年(1868)四月,乌苏里江东南青岛(今阿斯科尔德岛)爆发中国淘金工人反抗沙俄殖民者的迫害和驱逐的武装起义。四月初九日,沙俄派水兵登岛镇压,被早有的起义群众消灭过半。后沙俄又从海参崴调来西伯利亚舰队围攻青岛,起义者被迫转移。撤到大陆后,起义群众不断主动袭击沙俄侵略者,相继烧毁黄岛、石庙子、蛤蟆塘一带俄卡,将守卡俄兵全部消灭。起义者联合苏城等地人民,扩大抗俄武装,队伍迅速扩大至三千人,并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普遍支持和响应,且声称要攻破海参崴,迫使沙俄不得不宣布滨海一带处于战争状态,调动大批军队进行镇压。一个月后,青岛人民抗俄起义失败了,但整个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中国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并未停止,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对侵略者进行打击、骚扰,使沙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能对该地区实现有效的统治。

    《中美续增条约》订立

    同治七年(1868)六月初九日,以清政府“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头衔率使团出访各国的美国前任驻华公使蒲安臣,在美国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擅自签订《中美续增条约》(即《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也称《浦安臣条约》)。共八条,主要内容为:一、中国于原订贸易章程外,欲与美国商民另开通商、行船之路各事,均得自订章程,但不得违反原约规定。二、清政府得在美国各埠设置领事,美国当照各国例予以优待。三、两国人民在对方国内都不得因宗教不同而受到歧视。四、两国人民前往对方游历、居住,皆照最惠待遇办理。五、两国人民皆可在对方进入大小官学,并受最惠待遇;皆可在对方设立学堂。六、美国“向不赞成”无故干预别国内政,将来办理各种制造事业需外国帮助时,美国自愿襄赞。该条约的签订,为美国扩大掠卖华工,加强对中国的文化、宗教侵略提供了方便。同治八年十月双方在北京交换了条约批准书。

    捻军起义失败

    同治七年(1868)六月二十八日,西捻军败于山东茌平徒骇河,全军覆没。先是,同治五年十二月,西捻军在陕西灞桥十里坡大败清军,进逼西安。清军总兵刘松山率湘军来援,西捻军遂撤离西安,于同治六年二月到达渭北回民起义军活动地区。为粉碎左宗棠坚壁清野战略,冲破清军围堵,西捻军在该年九月间进军陕北,连克安寨、延川、绥德等城,并大败刘松山,杀其部将李祥和。十一月,得东捻军被围消息,西捻军立即东进,十一月二十二日突破清军黄河防线,经山西、河南进入直隶,同治七年一月直逼北京西南卢沟桥,计划进攻北京以吸引清军主力,解东捻军之围。清廷急命恭亲王奕訢会同神机营王大臣办理巡防事宜,又命钦差大臣左宗棠总统直隶境内各路清军防堵西捻军。西捻军因孤军深入,遭到清军包围。二月二十三日饶阳一战,幼沃王张禹爵、怀王邱远才等战死,遂渡滹沱河南下。三月二十五日进入山东,后转战于直晋交界一带地区,并一度进逼天津。清廷命左宗棠严防直晋交界,李鸿章严防直鲁交界,又派钦差大臣都兴阿赴天津等处,会同左宗棠、李鸿章进攻西捻军。西捻军寡不敌众,被围于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六月二十八日在平南镇一战,西捻军全军覆没,仅梁王张宗禹率十八骑冲出重围,不知所终。至此,坚持十六年,纵横八省的捻军起义最后失败。

    “恬吉号”蒸汽军舰制成

    同治七年(1868)八月,中国自制的第一艘木质明轮蒸汽军舰“恬吉号”(后改“惠吉号”)下水。先是,同治六,江南制造局造船厂建成,并修建了一座长一百米的船坞,同时由机器厂和锅炉厂分别制造船用机器和锅炉。“恬吉号”即为该厂以自制的机器和锅炉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建造而成的,该舰长一百八十五尺,宽二十七点二尺,排水量六百吨,马力三百九十二匹,吃水八尺,备炮九门,当“恬吉号”军舰在黄埔江举行下水试舰仪式时,上海全市为之轰动,欢庆我国第一艘明轮蒸汽军舰试航成功。

    左宗棠开始西征

    同治七年(1868),因西北边疆动荡不安,清政府派左宗棠西征。左宗棠到陕西后,全力镇压回民起义。同治八年(1869)八月,提督刘松山率老湘军从陕北绥德进攻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到吴忠堡,又围金积堡。同治九年,刘松山之侄刘锦棠统率老湘军力攻,十一月十六日,占领金积堡。同治十二年,回军首领马文禄战败降清,随即被处死。白彦虎率部逃往新疆。至此,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左宗棠安定了陕甘地区。当时,新疆成为浩罕、俄、英三国角逐的战场,随时有被瓜分的危险。光绪元年(1875)三月,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光绪二年(1876)二月,左宗棠任命刘锦棠为前敌统领,率清军分三路入疆。到九月中旬,新疆北路全部收复。清军平定北疆的分裂割据势力后,刘锦棠于第二年(1877)又率军南下。三月十三日,张曜、徐占彪与刘锦棠军一同攻克吐鲁番,清军收复吐鲁番全境,阿古柏自杀。光绪四年(1878)提督董福祥收复和阗。至此,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全部由清军收复。左宗棠西征,既安定陕甘,又使新疆免于沦为殖民地。清廷终于控制住了西北地区的局势。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第一任新疆巡抚是刘锦棠。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设立

    同治七年(1868)五月,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建成开馆。先后在馆中担任译书工作的中国人主要有:徐寿、华蘅芳、李善兰、徐建寅、赵元益、李凤苞、郑昌棪、王德钧、江衡、钟步律、严自勋、徐华封、舒高第等;外国人包括英国人伟烈亚力、傅兰雅,美国的玛高温、林乐知、金楷里等。该馆自建成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共翻译各种外国图书一百余种,绝大多数为军事技术、水陆兵法及各类科技书籍,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译书机构,对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起了积极作用。

    《万国公报》刊行

    《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同治七年(1868)七月十九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刊,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初为周刊,以宗教内容为主,销路不广。自第三百零一卷直更名《万国公报》(同治十三),成为以刊登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至第七百五十卷停刊。光绪十五年(1889)复刊,改为月刊,成为广学会宣传刊物,多载时事论文和中外重大政治法令,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等,发行量渐增,至戊戌变法时已达三万八千四百份。对维新派产生较大影响。光绪三十三年(1907)停刊。

    章炳麟逝世

    章炳麟(1868——1936),原名绛,浙江馀杭人。清末从事革命,为中国近代国学大师,著作丰富,有章氏丛书传世。工籀、篆,行书富金石气。弟子黄侃、汪东等能承其学。卒年六十九。

    蒲安臣率中国使团出访各国

    同治七年(1868)一月,清政府派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中国外交使团出访西方各国。先是,《北京条约》签订后,英、示、美、俄等国公使先后驻京,但清政府尚未派出驻外使团。后经外国公使多次要求,清政府遂决定遣使出洋,向各国“陈述中国的困难”,表达中国希望“友善”和“进步”的诚意。同治六年十月,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即将离任,向清政府表示愿为中国“出力”,清政府遂聘蒲安臣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次年一月,蒲安臣以“大清国钦差大臣”身份率中国使团出访美、英、德、俄等国。其成员有:英国使馆翻译官柏卓安、海关法籍职员德善、总理衙门章宗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等。同治九年一月,蒲安臣因病死于俄国彼得堡。清政府为酬谢其担任驻华公使时“和衷商办”及此次出访各国“为国家效力”,特“加恩赏给一品衔,并赏银一万两”。

    台湾教案发

    同治七年(1868)春,台湾府凤山县民众焚毁英、法教堂,打死、打伤教徒各一人。先是,同治五年,英国耶稣教传教士在台湾府打鼓城(今高雄)外强租房屋建立教堂,引起公愤,清地方官吏令其限期撤离。同治七年初,英国传教士又在凤山县埤头城买房建堂,强行传教。二月,当地壮勇和民众群集,将教堂焚毁,教徒一死一伤。六月,英国教堂修复,又被群众拆毁。其时正值英商怡记公司在违法收购樟脑,私运出口,被鹿港同知查获标封,英国公使阿礼国为取得在台贸易和传教特权,借机一面强迫总理衙门派员查办,一面派军舰至台湾进行武力威胁。十月,英国军舰突然炮击安平炮台,进占安平协署,杀伤兵勇数十人,焚毁兵营及火药库,并强逼当地官绅交付担保银四万元,赔偿军费一万元。闽浙总督英桂在英国武力胁迫下,与之达成协议:取消台湾官厂的樟脑专卖权,允许英商自由采购远销;允许英人在台湾自由贸易和旅行、居住、传教,永远保证教会安全;赔偿怡记公司“损失”六千元、教堂三千余元;惩办各起教案之主使人。又将鹿港同知洪熙恬、凤山知县凌士荃革职,才了结此案。

    扬州教案发

    同治七年(1868)七月初五日,扬州文武生员数百人烧毁教堂,打伤教士。先是,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金缄三在江苏扬州设立育婴堂,虐死婴儿四十余名,激起民愤。该年六月,英国内地会传教士戴德生又在扬州租赁房屋,设立教堂。扬州文武生员遂再次会议,决定采取激烈行动。他们四出张贴揭帖,号召群众反对教会。七月初五、初六两日,投考生员们聚众毁坏戴德生住所,烧毁英国内地会教堂,殴伤戴德生等教士数人。事后,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赶赴镇江、扬州“查办”此事,又激起当地群众激烈反抗。麦华陀遂率军舰四艘、军队数百前往南京,向两江总督曾国藩提出严重抗议,要求从重查处。曾国藩在麦华陀的武力威胁下,将扬州知府撤职,赔偿教会损失,并于教堂门前立碑,申明保护教会宗旨。

    酉阳再次发生教案

    同治七年(1868),法国传教士李国(J.F.Rigaud)在酉阳组织洋枪武装,修筑城堡,奴役人民。教民龙秀元又仗势逞凶,捆殴老妇,逼民退婚,抢人家产,毁人房屋,激起民愤。同治八年(1869)十一月二十日,酉阳民团首领何彩率众焚毁教堂,杀死李国。富绅张佩超等支持团众抗击教民。在民教冲突愈演愈烈的形势下,知州田秀粟却护教抑民,下令将团民缴械解散。华籍教士覃辅臣乘机残酷报复,杀死民众一百四十五人,伤七百余人,焚屋百余所。事件发生后,法国署理公使罗淑亚立即离京南下,同法驻华海军司令率舰亲往四川镇压。在罗淑亚的恫吓下,清政府派湖广总督李鸿章赴川处理教案事。在交涉过程中,新到任的川东主教梅西满(Mihieres)对民众“任意妄指,以为要挟”,对凶犯覃辅臣则加意庇护。李鸿章对法国传教士的罪恶行径不敢过问,最后以处决何彩、惩办张佩超、赔款银三万两结案。覃辅臣则于事后随前主教范若瑟“出洋议事”,致无从究办。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