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90年大事件 1790年大事记 1790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790年史志

    记录公元1790年大事件列表

    清-公元1790年-庚戌-乾隆五十五年-清


    海岛民居不得尽行焚毁

    先是清朝官员顾学潮奏称:沿海各省所属岛屿,多有内地民人建盖草棚房屋居住,日聚日多,诚恐相聚为匪,查察难周。清政府于是决定,各海岛如有匪徒潜搭草棚房屋居住,立即烧毁。不久,闽浙总督伍拉纳上奏:福建所属海岛四百五十七处,浙江所属海岛五百六十一处,多有民人居住。有的搭盖棚房零星散处,有的建盖瓦房,已编保甲,有的渔讯时暂行搭厂。如果遵照定议,悉行烧毁,概行驱逐,恐怕烟户稠密的地方,使谋生之民一朝失业,转致漂流为匪,请将编甲输粮的免其驱逐;零星散处的可烧毁草棚,人口随籍安插;渔讯时暂行搭厂的不便概行禁阻,应令地方官取结给照,认真稽查。针对上述情况,乾隆五十五年(1790)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谕示:所有各省海岛,除例应封者久已遵行外,其余均著仍旧居住,免其驱逐。至零星散处人户,僻处海隅,地方官未必能逐加查察,所说烧毁棚房,移徙人口,也属有名无实。今各岛聚落较多的,已免驱逐;此等零星小户,皆系贫民,亦不忍独令向隅;而渔户出洋采捕,暂在海岛搭棚栖止,更不便概行禁绝。于是,鉴于沿海民人居住海岛,久已安居乐业,清政府决定海岛居民不得尽行焚毁。

    是年以高宗八二岁,普免钱粮。东巡山东。避暑山庄建成(参见1703年)。内阁学士尹壮图奏陈吏治腐败,遭高宗斥责。尹谓:“督抚声名狼藉,官员逢迎上司”,“商民蹙额兴叹”。高宗责令说明实指何人,并自诩五十五年来“勤政爱民”,若尹氏所说,则“朕五十余的以来竟系被人蒙蔽。”尹壮图被迫请赴外省调查,高宗明知督抚“闻钦差起程信息,早已设法弥补”,仍逼令尹氏出查,借以证明所言不实。廓尔喀兵入藏境。清侍卫巴忠等许给岁币了局,而以敌降向朝廷报捷。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徽调原流行于苏皖间,入京后与其他剧种混合,在嘉庆、道光间形成京剧。是年,人口数达三亿零一百四十八万七千一百一百十五。

    准士子阅抄《四库全书》

    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二十三日,乾隆帝以四库全书荟萃古今载籍,不仅要内府珍藏,藉资乙览,还要其流传广播,沾溉艺林,使石渠天禄之藏,无不家喻户诵,遂谕示: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渊阁所藏《四库全书》,准士子赴阅检视抄录,俾资搜讨。文渊阁等贮藏底本,亦许翰林就近检录,掌院学士不得勒阻留难。

    尹壮图直言遭议处

    尹壮图,字楚珍,云南昆明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以后历任郎中、御史、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官。乾隆五十五年(1790)十一月,就督、抚坐谴而令交纳罚银贷罪问题,他上疏指出:这种做法的结果,使桀骜督抚,借口以快饕餮之私,清廉自矢的,也不得不望属员资助。日后遇有亏空营私,不容不曲为庇护。所以罚项规定虽严,不但不能动其愧惧之心,而且使其潜生玩易之念。尹壮图建议,永停罚银例,将罚项改记大过若干次。乾隆帝阅其奏疏后,令指实复奏。于是尹壮图再次上疏说: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经过各省地方,体察官员贤否,商民半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不料,乾隆帝览奏后大怒,认为尹壮图把当今之世说成民不堪命,太过分了。便命户部侍郎庆成和尹壮图一起出察府库亏空。庆成已受和珅指使,处处掣肘,使尹壮图得不到实际情况,反弹劾他妄言。尹壮图于是被逮至京,下刑部大狱。最初,尹壮图草拟奏疏时,其弟英图偷窥其户,尹壮图笑着说:弟不必代兄忧,兄首早已悬都市,弟代养老母天年即可。廷议尹壮图罪,拟斩决。乾隆五十六年(1791)二月初四日,乾隆帝命将尹壮图革职留任,以内阁侍读用。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