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57年大事件 1457年大事记 1457年重大事件记录

更多

1457年史志

    记录公元1457年大事件列表

    明-公元1457年-丁丑-天顺元年-明


    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1457)春正月,景帝病重而储位未定,中外忧惧。十一日,都御史萧维祯同百官至左顺门问皇帝安。太监兴安自内出说:你们都是朝廷大臣,不为社稷谋划,徒问安何用?于是众臣集会商议,议请复立沂王为太子,惟大学士王文、陈循议不合,故群臣疏请“早择元良”。疏进,景帝谕令:朕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期,所请不允。武清候石亨知景帝疾必不起,考虑请复立东宫,不如请英宗复位,可得功赏。便与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阴谋迎立英宗复辟。十四日,石亨、张軏夜至徐有贞家,以徐有贞善谋画与之共谋,有贞大喜说:须令南城(英宗)知此意。石亨说:一日前已密告。有贞说:必得审报乃可行事。十六日夜,石亨、张軏与曹吉祥矫称皇太后制,又会集徐有贞家。徐有贞观星象说:时在今夕,不可失。又进一步密语定计。当时正有边警,徐有贞令张軏诡言备变,勒兵入大内。石亨掌门钥,夜四更,开长安门纳兵入,逼近南宫城,城门锢,毁墙入,见英宗于烛下。英宗问故,亨等俯伏,合声请登位。入大内,守门者呵止,英宗说:“我乃太上皇。”门者不敢阻止,前入至奉天门,升座,徐有贞等常服谒贺,呼万岁。鸣钟鼓。十七日,英宗召诸臣入朝告谕道:卿等以景泰皇帝有疾,迎朕复位,你们各任事如故。英宗复辟,景帝正病卧,闻钟声,问左右为谁。既知为英宗,连声说:好,好!

    英宗改元

    天顺元年(1457)春正月二十一日,英宗告即位于宇庙陵寝。下诏大赦天下。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当日即命徐有贞以原官兼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次日,加兵部尚书。不久又以夺门之功,封石亨忠国公,张軏为太平候,张輗文安伯,杨善兴济伯,曹吉祥之嗣子曹钦都督同知。

    景泰帝被废

    英宗复辟,改元天顺。天顺元年(1457)二月初一,废景泰帝仍为郕王,迁之西内。寻贬所生母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后汪氏复为郕王妃,削孝肃皇后杭氏谥号,改怀献太子为怀献世子,皆称皇太后制行之。时汤序请革除景泰年号,未允。二月十九日,郕王死,诏丧葬悉依亲王例。毁所营寿陵,葬之西山,谥曰“戾”。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葬。

    文官封赠诰敕例的制定

    天顺元年(1457)十月十六日,定文官封赠诰敕例:一品四道、二品、三品三道,四品至五品二道。

    于谦之死

    于谦(1398-1475),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宣德初,授监察御史。后曾出按江西,政迹斐然,被皇帝亲点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勤勉历事,忠于职守,辄平反冤狱,赈济灾民,威惠流行,伏盗超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曾因姓名相近的御史得罪太监王振而误系于狱,得释后任大理寺少卿,旋又为民所请,复巡抚山西、河南。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力阻迁都之议。时郕王摄朝,给事中王(王厷)等诛王振、并廷击振余党马顺,大乱。郕王惊而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众议立郕王为帝,郕王再谢,谦等以国事力请,遵英宗为太上皇。谦遂调集重兵,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剌军,加少保。景泰元年(1450),瓦剌也先见无机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初景帝犹豫,于谦以“天佐已定,宁夏有他”相慰谏,始迎英宗归。于谦终以和议难恃,努力整饬京营军制,创立团营,总督军务,加强训练,毫不松懈。其才略开敏,精神肉至,至性过人,忧国忘身,僚吏骇服,帝尤重之。景泰八年(1457)夺门之变,受诬被杀。年六十。弘治初赠太傅,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正月二十七日,英宗从千户白琦之请,榜于谦党人示天下。

    吴讷逝世

    吴讷(1372-1457),字敏德,号思庵,常熟人。永乐中以知医荐至京,洪熙初授监察御史巡按浙江、贵州,迁南京右佥都御史。宣德五年(1430)迁南京左副都御史。刚直有为,宽度振学。正统四年(1439)三月致仕,天顺元年(1457)三月十六日卒。年八十六,谥文恪。吴讷苦节砺行,研性理之学,多有发明,颇有根基。有《思庵集》前后续集、《小学集解》、《性理群书补注》、《文章辨体》、《祥刑要览》等。

    王斌起义

    王斌本有军籍,出家为僧,法号悟真,潜伏陕山褒城县(今陕西沔县)山中,秘密组织流民反抗明政府的统治。景泰八年(1457)元旦,王斌率领流民数千人起义,国号极乐,所号天绣,封部下周曾为定天候,设左右副将等官。为夺取汉中地区,烧绝栈道,抵抗明军。不信为官军袭败,王斌被俘牺牲。

    王骥致仕

    王骥(1377-1460),字尚德,束鹿人。永乐四年(1406)进士,为兵科给事中,后使山西,迁山西按察司副使、顺天府尹、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等职,曾三征麓川,朝廷依之平苗,故英宗北狩时,景泰帝亦宠礼之。天顺元年(1457)二月十八日南京总理军务。同年六月致仕。天顺四年五月卒,年八十三。追封靖远候,谥忠毅。

    王文之死

    王文(1393-1457)初名强,字千之。束鹿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英宗即位后,迁陕西按察使,正统三年(1438)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后召为大理寺卿。又迁右都御史,巡视延绥、宁夏边务,代陈镒镇守陕西等,进左都御史,为政整肃。景泰改元后,召掌事。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中实柔媚。景泰三年(1452),加太子太保,后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王文始。再进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易储议起,文率先承命,疏请“早选元良”,至朝廷内外误传其与太监王诚等谋召取襄世子。夺门之变后,即日与于谦被执于班内。言官劾其与于谦等谋立外藩、命鞫于廷,抗辩不允。于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三日与于谦同斩于市。年六十五。成化初复其官。赠太保,谥毅愍。

    徐有贞排斥异己

    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一日,徐有贞入阁,欲尽揽事权,遂佐石亨等剪除诸阁臣,排斥异己,安插亲信。英宗复位,到便殿,复召高谷及商辂入,温旨谕之,命草《复位诏》。石亨对商辂密语,言赦文不须别具条款,商辂说旧制不敢易。石亨很不高兴。遂与徐有贞嗾使言官劾陈循等朋奸,波及商辂,下之于狱。并阻塞辩言,不与上闻。至令诏谪戍陈循、江渊、俞士悦于铁岭,斥商辂、萧镃等为民。陈循虽素有德于徐有贞,亦不得免。江渊即谪,遂进工部侍郎赵荣为本部尚书。

    陈循谪戍

    陈循(1385-1462),字德遵,号芳洲,泰和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洪熙中进侍讲,宣德中迁侍讲学士。正统元年(1436)充经筵官,进翰林学士。正统九年入阁与机务,迁户部右侍郎兼学士。土木之变后,进户部尚书仍兼学士。景泰二年(1451)二月进少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后累迁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英宗复辟,石亨等诬陷,谪戍铁岭。石等败,陈循自贬所自讼,释为民。天顺六年(1462)卒,年七十八。成化中复官秩。有《劳洲集》、《东行百咏集句》。

    萧镃削籍

    萧镃(?-1464),字孟勤,泰和人。宣德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正统初授编修,正统三年(1438)进侍读,不久,代李时勉任国子监祭酒。景泰二年(1451)兼翰林学士入阁与机务,次年进户部右侍兼学士。后加太子少师。《寰宇通志》成,进户部尚书。英宗复辟,于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二日被削籍。天顺八年(1464)卒。有《尚约居士集》。

    江渊谪戍

    江渊生卒不详,字世用,江津人。宣德五年以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土木之变后,极陈固守之策,超擢刑部右侍郎。也先犯京师,参赞范广军务。景泰元年(1450)秋以原官兼翰林学士入阁与机务。不久改户部侍郎兼学士。累迁至吏部左侍郎兼太子少师。景泰六年正月,以太子少师兼工部尚书出阁视部事。英宗复辟,被诬下狱,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二谪戍铁岭。不久卒于贬所。成化初复官秩。

    俞士悦谪戍

    俞士悦,生卒年不详,字士潮,长洲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擢监察御史。正统中历官浙江参政,多次抗倭获捷,迁大理卿。土木之变,以右副都御史留守京师,守德胜、安定二门。事平,于正统十四年(1449)十一月迁刑部尚书。英宗复辟,被诬下狱,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二日谪戍铁岭。成化初赦还卒,年八十。

    罢巡抚提督军务之制

    石亨在景泰年间,即对文武节制武臣之制不满,数以为言,终未能如愿。英宗复辟,以其功臣之身,再次建言。至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六日,英宗谕户部、兵部二部官说:我今复位,凡百行事宜,当遵祖宗旧制。各处巡抚提督等官,是一时权宜添设,宜即将各官取闲。其各处边备及军民事务,令总兵等官兼理。事有不便及官有不法,从巡按御史究治。重者奏闻区处。从此,巡抚之官不谦提督军务。此后不久,各处巡抚兼督军务官纷纷调动改职。如总漕兼巡抚凤阳、提督军务的王竑改浙江参政,云南巡抚兼督军务的右副都御史郑禹改福建副使。

    王直致仕

    王直(1379-1462),字行俭,号抑庵,泰和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修撰,历事仁、宣二朝,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与修《宣宗实录》,迁礼部侍郎,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编纂记注等事,多出其手,与王英齐名。时有东王西王之称。正统八年(1443)迁吏部尚书,进少傅兼太子太师。在吏部十四年,年益高,名德日重。英宗复辟,遂于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六日致仕。天顺六年(1462)九月卒,年八十四。赠太保,谥文端。有《文端公集》。

    胡濙致仕

    胡濙(1374-1463),字源洁,号洁庵,江苏武进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后迁户科都给事中,曾受命隐察建文帝凡十四年,擢礼部左侍郎,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皇太子监国南京,汉王语谤太子,帝命胡氵荧官于南京侦视。仁宗召为行在礼部侍郎、转太子宾客,兼南京国子祭酒。宣宗时进礼部尚书,并普兼领户部,为帝所依重。英宗即位,督上勤勉,虽两失印信,未获大责。土木变后,与侍郎于谦合,朝中内外始有固志。景帝即位,进太子太傅。景泰三年(1452)进少傅,加兼太子太师。英宗复位,力疾入朝,天顺元年(1457)始卒,年八十九。谥忠安,胡氵荧历事六朝,垂六十年,中外称耆德。又因在礼部久,凡表贺祥瑞,以官公首署名,人因谓其性善承迎。有《芝轩集》。

    杨俊被杀

    杨俊(?-1457),六合人。初以舍人从军,累官署都指挥佥事、右参将等职。因冒江福擒喜宁之功,加右都督,后夺。俊侍父势,横恣轻燥,尝上疏请袭瓦剌未允。数以拔扈、盗军储等被劾,均获免,且袭父爵。杨俊初守永宁、怀来,闻也先欲奉英宗还,密戒将士毋轻纳。既还,又言是将为祸本。及英宗复位,张軏与俊不和,言于朝,遂征杨俊还,天顺元年(1457)正月二十九日,下诏狱死。

    蒋守约等群臣致仕

    蒋守约(1381-1458),字德简,宜兴不初从法师陈坦受业。永乐八年(1410)授太常寺赞,迁协律郎。景泰三年(1452)累官至礼部尚书掌太常寺事。天顺元年(1457)二月初五日致仕。

    范广之死

    范广(?-1457)辽东人。嗣世职为宁远卫指挥佥事。正统十四年(1449)积功迁至辽东都指挥佥事。精骑射,骁勇绝伦。土木之变后,迁都督佥事,充左副总兵。也先入犯京师,范广奉命守德胜门,跃马陷阵,身先士卒,击退也先,以功迁都督同知。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附于于谦,谋立外藩,遂逮入狱,天顺元年二月初九日磔于市。

    李实除名

    李实(?-1485),字孟诚,四川合州人。正统七年(1422)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英宗被俘,自请为使迁礼部右侍郎赴瓦剌,还迁右都御史巡抚湖广。景泰五年(1454)召还理院事。天顺元年(1457)二月十四日,以其著《北使录》多虚诞除名。天顺七年九月逮入狱,不久释为民。成化元年(1465)正月令冠带闲住,八年六月起复,因被劾而令致仕。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卒于家。

    朱见深复为皇太子

    天顺元年(1457)三月初六日,英宗复立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封皇子见璘为德王,见澍为秀王,见泽为崇王,见浚为吉王。

    襄王来朝

    天顺元年(1457)四月二十一日,襄王朱瞻墡来朝。襄王在诸藩中,年龄最长,且最贤明。英宗羁北时,众望颇瞩于他。皇太后命取襄王金符入宫,他未从召。景帝未立时,曾上书,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车驾。英宗还京师后,又上书景帝,谓“宜朝夕问安,率群臣朔望朝见。”及英宗复辟,石亨等诬于谦、王文以迎立襄王为词,英宗颇疑。后英宗从宫中得其所上二书,又检襄国金符仍在太后阁中,才赐书召襄王,襄王来朝,所受礼待优厚隆重。一日在便殿赴宴,襄王避席说他在路过汴梁时,当地父老拦路说:“按察使王槩贤,以诬逮诏狱。”英宗马上释放王槩,命其为大理卿。并诏设襄阳护卫,命有司为王营设寿藏。襄王归时,英宗又亲送至午门外,握手泣别。襄王逡巡再拜,英宗问其有何话说,襄王顿首说:“天下人望天下大治如饥渴,愿您省刑狱,少赋税薄敛。”英宗谢曰:“敬受教”。目送襄王出端门乃还。

    何文渊自杀

    何文渊(?-1457),字巨川,江西广昌人。由进士擢湖广道监察御史。历任刑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等职。景泰初因与太监兴安等过从甚密,每彰其势,故物议不容,为言官所劾而命致仕。英宗复位,削去前所加官。何自以为当年参预易太子时,首发“父有天下传于子”之言,虑有奇祸,兼传朝廷来抄,天顺元年(1457)四月十四日惧而自缢。

    曹吉祥、石亨专权

    徐有贞谮黜诸阁老,得尽揽事权,朝廷内外为之侧目,而徐氏愈益放肆,进见无时。他虽最初得力于曹吉祥、石亨,但得志后即自思异于曹、石,又见英宗对二人偶有厌色,乃稍稍裁抑之,且微言曹、石之贪横状,英宗因之有所动。杨瑄初劾曹、石,上问有贞、李贤,所说无异,曹、石怨恨,日夜谋夺有贞。英宗私对有贞谈话,曹吉祥使人窃听,又泄于英宗,谓有贞所言,外间无所不闻。英宗遂疏远有贞。张鹏等狱起,曹、石以为内阁实主之,遂波及李贤。二人见英宗,具陈夺门之功,言内阁欲专权,排队异己,不然,御史何敢?兼以悲哭不已,英宗心动,谕言官劾徐、李图擅专权,排斥勋旧,天顺元年(1451)六月初七日并将二者下狱。杨瑄张鹏皆论死,余者遣戍。曹、石二人又谮言官,英宗也谕吏部“简给事、御史年玘三十者留之”。故一时给事中何玘、御史吴祯等凡三十六人皆调外,台谏为一空。后因天气骤变,拔木发屋,谓之天怒示警,狱得稍解。徐、李出狱谪广东、福建参政;杨瑄张鹏免死戍辽东;十三道御史除张鹏外,十二个皆谪知县;前请谪外的诸言官皆复职。

    徐有贞下狱

    徐有贞,生卒年不详,初名珵,字元玉,号天全,吴县人。宣德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习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正统十二年(1447)进侍讲。土木之变,有贞主南迁,被于谦斥责,不敢复言。景泰三年(1452)迁右谕德。后迁左佥都御史治沙湾决口,功成迁左副都御史。景泰八年正月,与石亨、曹吉祥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诬陷于谦、王文等,皆被诛杀,内阁诸臣斥逐略尽。因擅权枉法,又与石、曹不合,天顺元年(1457)六月初七日下狱,次日降为广东参政。七月初四日再逮入狱。免死,发云南金齿卫为民。成化初令复冠带闲住,十余年后死。有贞善画山水。《有武功集》。

    薛瑄致仕

    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擢授御史,出监湖广银声。正统初还朝,为山东提学佥事,刚直不阿。又擢大理寺左少卿,断狱公正。景帝嗣位后,起大理寺丞、又擢南京大理寺卿。英宗复辟后,拜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瑄在内阁数月,见曹、石用事乱政,叹曰:君子见几而作,宁俟终日!遂于天顺元年(1457)六月初十日致仕。薛瑄所学一本程、朱,其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充养邃密,一言一行均符合规范。著有《读书录》二十卷,平易简切,自言心得,学者宗之。天顺八年(1464)六月卒,年七十六。谥文清。有《读书录》、《从政名言》、《薛文清集》、《河汾诗集》等。

    岳正入阁

    岳正(1418-1472),字季方,号蒙泉,郭县人。正统十三年(1408)进士,授翰林编修,迁右赞善、修撰,英宗复辟,被召见于文华殿。岳正美髯长身,英宗见喜,又问居家、年龄与何年进士,知其年富力强,大加勉励。岳正出遇石亨、张軏,二人愕然,入问英宗,英宗言今天自择一阁臣。两人表面上祝贺。英宗又说:他的官太小了,当提他为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却说:皇帝既已得其人,等看他称职之日再加官也不晚。于是,天顺元年(1457)六月十一日,英宗命岳正以原官入阁参预机务。七月初十日,为石亨等人所排陷,被谪为钦州同知,又因外谪路过家乡探老母,逮入诏狱,杖一百戍肃州。成化初,诏复修撰,出任兴化知府,成化五年(1469)闰二月即致仕归里,八年卒于家,年五十五。谥文肃。岳正博学能文,工书画。学者称蒙泉先生。有《深衣注蔬》、《类博杂言》、《类博稿》等。

    许彬改调

    许彬(1392-1467),字道中,号东鲁,山东宁阳人。永乐十三年(1448)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迁编修、修撰,充福建乡试考官。景泰初年迁大理寺少卿,转太常寺提督四夷馆,兼待诏,督译书,再迁太常寺卿。英宗复辟,迁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天顺元年(1457)七月初八日,改调南京礼部。八月初二日又谪陕西右参政。至任则乞致仕。成化初命复其官,仍致仕。成化三年(1467)十二月卒,年七十六。谥襄敏。有诗文集。

    释文圭出狱

    文圭,建文帝之幼子,建文帝被废后,被称为建庶人。文圭被监禁时只有二岁,至天顺元年(1457)已五十七岁。英宗复位,念其无罪久系,欲释其出狱。问李贤,李贤说:这是尧、舜之用心。英宗之意遂决。当日,言于皇太后,太后应允。其左右有人以为不可,英宗说:有天命者,可任其自为。于是遣太监牛玉至凤阳,造房屋。于天顺元年(1457)十月二十六日释出文圭及其庶母以下家属五六十人,皆安置在凤阳,听其婚娶出入自便,给守门人二十,婢妾十数人。文圭初出狱,见牛马亦不识。不久即卒。

    田州吕赵起事

    天顺元年(1457)十一月十四日,田州府头目吕赵起事,称“敌国大将军”,张旗帜,鸣征鼓,率众掠南丹,据向武。朝廷命总兵官武进伯朱瑛率兵征剿。不久,吕赵好朱败。

    石亨恣横

    天顺元年(1457)五月二十三日,御史杨瑄奏陈石亨怙宠专权,石亨得知,泣诉英宗,诬陷杨瑄,英宗不惩石亨,助令工部为其造宅第。至同年末,宅第成,华丽逾制,英宗登翔凤楼,见其新第极伟丽,顾问恭顺候吴谨:此为谁家宅第?吴瑾佯对:此必王府。英宗笑着说:不是王府?又向内臣说:石亨恣横,无人敢发其奸呵!由此,英宗渐恶石亨。

    陈汝言下狱

    陈汝言(?-1461),字时献,陕西临潼人。正统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景泰中,以附石亨,迁户部右侍郎。天顺元年(1457)以迎立功,于同年六月迁兵部尚书。天顺二年正月初二日,科道官劾其恃宠险邪,紊乱朝政,收爱贿赂,专擅选调。英宗削其职,籍其家,得财货巨万,遂逮入狱禁锢。五年十二月死于狱。

    明英宗朱祁镇

随机查看

更多

Copyright©2004-2012 历史上的今天 sitemap